56歲業務員應酬繁忙腎衰竭 妻子捐腎助他重啟人生

今年56歲的馮先生,原是一名事業繁忙的業務員,長年在工作與家庭間兩頭奔波,健康逐漸亮起紅燈。46歲那年,他開始出現倦怠、水腫等症狀,經診斷為多囊腎病。雖然靠著嚴格的低蛋白飲食延緩病情惡化,但仍在多年後不得不接受腹膜透析。直到太太一句「我來捐」成為命運的轉折,歷經配對與手術後,妻子成功將腎臟捐給他,讓馮先生得以重獲新生。
低蛋白飲食延緩病情,最終仍得面對透析命運
46歲那年,馮先生的腎功能急速惡化,僅半年時間,腎絲球過濾率(eGFR)就從80降到40 ml/min/1.73m²。醫師提醒他該為透析做準備,但他仍試圖靠低蛋白飲食延緩病情。直到2024年5月,情況惡化,他終於開始腹膜透析治療。
馮先生選擇腹膜透析,透過腹膜進行代謝廢物與水分的交換,不必天天往返醫院。馮先生表示,自己的父親以前做血液透析,每週都被固定時間綁住,生活幾乎圍著透析轉,他不想走同樣的路。
但對多囊腎患者來說,透析並非易事。馮先生的雙側腎臟囊腫巨大,囊液總量高達1萬毫升,腹腔壓力異常升高、腹部明顯隆起。他苦笑回憶:「那時腰圍比腿長還多10吋,肚子太撐,連彎腰、走路都不方便。」由於腹壓過高,每次腹膜透析僅能注入600~800cc透析液,「雖然治療得減量,但至少能維持到換腎。」。
太太捐腎,重拾第二人生
為了降低腹壓、改善透析條件,馮先生於2024年底接受「雙側腎動脈栓塞術」,使腎臟囊腫逐漸縮小。就在這段艱難時期,太太看著他因治療受限而心情低落,主動說:「如果可以,我來捐。」
「太太等於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馮先生表示,經醫師評估後,跟妻子配對成功,2025年3月5日,手術於雙和醫院進行。當血流接通、新腎恢復排尿的那一刻,他的體重在3小時內驟減約10公斤,腎功能也迅速回升,生活品質也逐漸回歸正軌。
換腎後,馮先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治療的病人,而成為「自我健康管理者」。他學會規律追蹤、控制血壓、調整飲食,並與雙和醫院醫療團隊共同制定長期照護計畫。
馮先生表示,不要害怕治療,也不要放棄選擇權。遇到就面對,找到對的醫師,積極治療,生活還是可以有希望。以前覺得命運不公平讓他罹患多囊腎並,但現在反而覺得腹膜透析和移植,都是上天給自己的機會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