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鏡周刊》股東賤價賣股求售 面額折半5元脫手尋買家

外傳,精鏡傳媒旗下的鏡周刊截至2021年底財報,累積虧損高達16.8億元新台幣,依照「公司法」規定,已經是破產公司;近期甚至傳出,有股東在市場上「求售」股票,期望折半賤價出場,只為了能順利脫手。

陳家瑋/台北報導
2023/08/05 17:55
在2016年創立的精鏡傳媒,旗下擁有家喻戶曉的紙本雜誌鏡周刊,以狗仔與爆料為特色。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2016年創立的精鏡傳媒,旗下擁有家喻戶曉的紙本雜誌鏡周刊,以狗仔與爆料為特色;有媒體曾揭露,光鮮亮麗的鏡周刊截至2021年底財報,累積虧損高達16.8億元新台幣,依照「公司法」規定,已經是破產公司;近期甚至傳出,有股東在市場上「求售」股票,期望折半賤價出場,只為了能順利脫手。

據了解,有多名股東在資本市場上詢問,是否有人想接手鏡周刊的股權,股數、價格都可以洽談,有股東甚至願意將原先面額10元的股票,以半價5元的價格出清,最低承購量只需50萬股(以面額5元計算,為新台幣250萬元)出售,有興趣想買更多的話,例如300萬股或以上都可以談。

有股市聞人分析,精鏡傳媒公司屬於「未公開發行」股票,周刊的性質未來也不可能走上IPO(公開發行募股),即使找盤商業務去搓合買賣家,一般投資人也不太會去承接;但對於有特殊目的、考量的對象另當別論,舉例來說:想選舉的黨政人物、政治行銷公關、財團大老闆等,或許會有興趣。

根據媒體報導,精鏡傳媒2021年度財報,累積虧損達16.8億餘元,負債總額超過資產總額高達9.7億餘元,以2021年底當時發行的普通股股數71,000,000股計算,每股淨值為「-13.72」元,會計師指出,「該等情形顯示精鏡傳媒公司繼續經營之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8月,精鏡傳媒公司的已發行普通股數增加至103,500,000股,以面額10元計算,資本額增加了3.25億元。換言之,即使精鏡傳媒不斷虧損中,公司高層仍然找得到金主挹注資源、接手,以維繫公司營運。

回顧鏡周刊的姊妹公司鏡電視在籌辦過程中,不斷被掀出兩家公司的金流、人員存在共用問題。像是鏡周刊把人掛在鏡電視名下領薪水、裴偉用人頭公司每月請領顧問費高達150萬、高昂的器材採購與辦公室裝潢費用等。鏡電視種種不合理的行徑遭立委揭露後,讓鏡周刊的股東驚覺也需檢視精鏡傳媒公司的財務結構,問題從鏡電視一路燒回鏡周刊。

至於精鏡傳媒公司財報龐大的虧損金額,裴偉日前對外表示,無法確認媒體手上的財報資料是真是假,有關公司營運也不宜對外說明,因此不予回應。知曉周刊營運情況的人士則一語道盡,媒體擁有的龐大影響力,鏡周刊的府院關係,都是許多擁有資金的投資人願意一頭栽下去的背後原因。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