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合治療法 乳癌患者10年死亡率可大幅降低5成

乳癌一直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現在,透過中西醫合治的方式,可以成功提高存活率。不過醫師提醒,婦癌患者在中西藥運用上,必須要靠專業醫師診療把關,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風險。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08/30 13:20
中醫師表示,中西醫和治療法,可成功提高乳癌患者存活率。圖/黃星若攝

據衛福部統計,乳癌已連18年蟬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其他像是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都是造成女性重大威脅的婦癌。現在在癌症治療上,可以透過中西醫合治的方式,據研究發現,中醫輔助治療可提升患者存活率,以乳癌來說,透過中西醫合治,10年死亡率可大幅降低5成。

中西醫合治療法 可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透過中醫療法,可將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後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以及療程中常出現的口亁、口腔潰瘍、便秘、腹瀉、張口困難等症狀減輕到最低,讓患者能順利完成西醫療程。尤其對末期患者所出現的惡病質,諸如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不適,以及癌性疼痛問題,都可以透過中醫進行體質調理。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柯皓庭醫師指出,隨著醫療進步,乳癌已有不錯的治療技術,但同時也造成身體氣血耗傷、臟腑功能失調,使病患生活品質下降,常見乳癌治療副作用包括:術後淋巴水腫,化療後腸胃不適、倦怠、落髮等,放療造成皮膚損傷,抗荷爾蒙治療後產生類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與標靶治療常見的皮膚炎、腸炎等。

針灸治療 緩解乳癌治療後的副作用

針對這些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何皓庭建議可透過中醫兼施進行治療。她表示,中醫治療特色著重在病患整體,可以根據個體狀況辨證論治,扶正培本進行治療,中醫藥的介入可以緩解上述副作用不適,研究也發現,乳癌患者化療後配合中醫調理,10年內死亡率約可降低5成。

她指出,像是術後淋巴水腫的症狀,可搭配中醫針灸或雷射針灸治療,減緩上肢腫脹、改善肩膀活動度及減緩疼痛及不適,常選用的穴位包含手三里、曲池、尺澤、臂臑、肩髃、肩髎、合谷、陰陵泉、三陰交等。此外,一些中藥常用的複方也可緩解副作用,像是:化療導致的疲倦無力時,可用補中益氣湯;腸胃道不適可用黃芩湯,黃耆、黨參可以減少化療不適、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存活率。

柯皓庭表示,透過中西醫結合,能減輕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並預防癌細胞轉移及復發,因此建議乳癌病患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可搭配中醫的使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不過她也提醒,中醫輔助治療應定期追蹤肝功能,並謹慎使用類雌激素中藥如人蔘、當歸等,因此不要自行服用複方中藥,一定要與合格專業中醫師諮詢後再進行。

婦癌患者在用藥準則和飲食上須特別留意

而林口長庚中醫部主任黃澤宏也強調,之所以婦癌中西醫合治必須由專業醫師來診斷,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婦癌病患經常使用抗荷爾蒙療法,因此與雌激素可能有交互作用的中藥使用,必須由專業中醫師診療來把關,避免讓病情變得更加複雜,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他指出,中醫很注重所謂「痰濕」的體質,這是影響全身性代謝功能與產生痰濁的病理產物,身體經絡因為痰濕而發生堵塞,導致發炎病變;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痰瘀互結」,癌細胞就容易增生病變。因此,愛吃高醣、高脂肪、高熱量或不當的進補食物時,就會進而形成「濕熱體質」,讓婦女的乳房及子宮卵巢產生痰瘀化熱之腫瘤病變。因此不建議自行購買飲用市售中藥飲、漢方飲等,對身體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而在用藥準則之外,婦癌患者在食物上也要多加留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腫科主任簡采汝建議,飲食最好以植物性為主,避免含賀爾蒙製劑的食品、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避免煙燻、燒烤食物,控制精製糖的攝取,並保持運動習慣。

黃澤宏認為,婦癌病患體質有特殊性,中醫在輔助治療的過程中,必須同時了解疾病的分期與西醫治療計畫,追蹤檢查檢驗的結果,才能在治療分期中,依照病人變化與副作用,量身訂做中醫個別化治療。也請民眾放心尋求中西醫合治的協助,增加療效之餘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