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併彰銀的官民互鬥17年落幕 兩敗俱傷

彰銀經營權案糾纏17年,歹戲終於落幕。但回顧自2004年,身為官股的彰銀經營不善,二次金改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搶親以來,雙方失去發展良機其實已兩敗俱傷。

嚴至平/台北報導
2022/08/11 11:46
纏訟多年的彰銀案宣告落幕,由台新金撤回訴訟。最高法院10日表示,本案為幾近不可能的任務,所幸雙方歷經無數次調解終互相讓步達成共識,為最高法院調解制度樹立成功新典範。圖 /彰銀總行,取自維基共享

彰銀經營權案糾纏17年,歹戲終於落幕。台新金10日傍晚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宣布,台新金與財政部已達成解決爭端共識,台新金向最高法院撤回對財政部所提的「確認彰銀經營權契約關係存在」訴訟,雙方握手言和,各展新局。

回顧台新彰銀合併之路荊棘遍地。2004年,身為官股的彰銀經營不善,不良資產達高達新台幣692億元。當時,台灣剛剛經過房地產公司破產危機,銀行被財團掏空,前總統陳水扁公開提出「二五八」的金融改革支票,兩年內,把逾放降到5%以內,資本適足率逾8%。

2013年2月,吳東亮甚至不惜決定讓出辛苦創立的台新銀行,向財政部提出彰銀合併台新銀的建議案,但這似乎是吳東亮一廂情願。圖/記者嚴至平攝

二次金改吳東亮搶親  彰銀嫁不成新加坡淡馬錫

接著,陳水扁著手二次金改,丟出「金控減半、官股釋出、限期完成」的政策指示,三商銀(第一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原本要三合一併成一家,但阻力太大,因此陳水扁原本拿彰銀當試點,決定把彰化銀行嫁給新加坡淡馬錫。

沒想到,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半路搶親,以每股26.12元標下彰銀發行的14億股私募乙種特別股,總金額為365.68億元,成為彰銀第一大股東;當時財政部同意於增資完成後,得標者可取得經營權,並同意支持得標投資人取得彰銀過半數董監事席次。

2006年至2008年期間,財政部打算出售彰銀股權,不過預算都在立法院被刪除,台新彰銀合併案就此擱置。2008年總統大選政黨輪替,彰銀總經理改由財政部指派,彰銀走向官民共治時代;2013年2月,吳東亮甚至不惜決定讓出辛苦創立的台新銀行,向財政部提出彰銀合併台新銀的建議案,但這似乎是吳東亮一廂情願,因為財政部並不領情,合併案又不了了之。

2014年12月,彰銀股東臨時會進行董事改選,財政部和台新金展開委託書大戰,最後由財政部拿下彰銀經營權,回歸公股經營。台新金不服,一狀告上法院,展開多年訴訟,雙方你來我往,互有輸贏。

錯失良機 彰銀台新金發展受阻

2019年5月,最高法院廢棄二審判決,發回更審。彰銀案纏訟多年無解,但彰銀先天失調,後天不良下,經營績效在公股行庫中不算好,跟多年來與台新金經營權之爭難脫關係,每三年一次董監改選總是鬧得沸沸揚揚,員工無法專注業務推展外,也打擊士氣、不利招募優秀人才,股價更是頻頻破底,讓存股的小股東心痛。

此時成立30年的台新金,在擴張保險版圖時過程不順頻遭阻礙。之前紐約人壽求售,金管會不准台新買,結果整碗被元大捧走。為完備金控旗下銀行、保險、證券三大引擎,台新金2020年8月11日宣布考慮出售部分彰銀持股籌資,換順利併購保德信人壽(現在的台新人壽)股權門票。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坦言。總資產2000億元的保德信,若台新順利處分完彰銀,價值400多億元,要幫人壽增資綽綽有餘,「等於錢在金庫裡,不用向市場籌資」。

彰銀經營權案,17年來成為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心中最軟的一塊」,每每談及總是無限感歎。圖/記者陳俠攝

不過,當年想藉彰銀一舉壯大版圖規模,甚至打開國際市場的併購案,17年來成為吳東亮「心中最軟的一塊」,每每談及總是無限感歎,如去年台新金股東會,吳東亮公開表示,台新金除了365億元的鉅額投資被套牢,更連累到自身的發展,失去了金控拓展版圖的良機。

這場台新金併彰銀的官民互鬥,在糾纏多年後早已兩敗俱傷。其他金控的壽險都比台新金大,也整合較久。而富邦蔡家再吃下日盛金控過半股權後,外界評估,富邦金控的資產可望因此突破新台幣九兆元,直逼龍頭國泰金控,台新金要壯大版圖,仍有長路要拚。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