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拋台積電等晶片生態系赴美投資 國發會葉俊顯:產業主體沒離開台灣


秦宛萱
2025/10/20 13:36
葉俊顯於9月就任國發會主委,今日首度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翻攝立法院ivod)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CBC》專訪表示,台灣已經承諾在美投資晶片產業,且不只台積電,整個生態系也將與英特爾等美國公司合作,引發立委對技術外移的憂心,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20)日表示,台灣是將供應鏈「複製」到美國,而非如1980年代美國將製造業「切」一塊到國外,性質上有很大差異性。

葉俊顯於9月就任國發會主委,今首次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他以均衡台灣與「AI新十大建設」為施政重點,目標全力打造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然而,首次直面立委質詢,坦言是震撼教育。

AI泡沫化?國發會:與2000年網路泡沫化不同

針對近日美國地區銀行爆發信貸危機,以及國外研究機構對「AI泡沫化」的示警,葉俊顯認為,這一波AI發展與2000年網路泡沫化(dot-com bubble)情況不同。

他解釋,當年的網路興起未產生太多終端應用,但現在AI發展正從雲端資料中心、算力中心,逐步落實到筆電、手機等終端裝置,目前已有許多新創公司正在開發各種AI應用,且AI產業的財務操作槓桿倍數不像網路業那麼高,因此判斷應不會產生泡沫化。

台積電赴美投資還把整個產業鏈都帶過去?

針對立委質疑台積電赴美投資可能造成技術外移或掏空台灣,葉俊顯強調,這是企業本身的投資行為。

葉俊顯澄清,台積電2奈米先進晶片仍將在年底前於新竹、高雄兩地量產,而美國廠並沒有大量生產2奈米晶片,顯示先進晶片仍在台灣量產。

葉俊顯分析,台灣是將整個供應鏈「複製」到美國,而非如1980年代美國將製造業「切」一塊到國外,產業主體仍保留在台灣,此舉對於本土創新仍有很大幫助,目前未見人才或產業外移的跡象。

至於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國發會是否已進行產業外移的影響評估,葉俊顯坦言,目前尚未完成評估,並表示將會盡快提出報告。

矽光子產業開發將落腳高雄

國發會的「AI新十大建設」目標在2040年創造新台幣15兆元以上產值與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使台灣AI實力成為全球排名前5。關鍵技術包含矽光子、量子運算與智慧機器人。葉俊顯透露,國發會與經濟部正在討論,原則上傾向將矽光子產業開發規劃落腳高雄。

至於算力中心佈局,葉俊顯說明,公部門的AI運算資料中心已訂於台南沙崙興建,而私部門則有鴻海規劃在高雄建立算力中心。國發會也強調,將透過提升國內IC設計研發能量、推動材料設備自主化,發展先進製程與封裝,穩固國內半導體領先地位。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