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熱帶性低氣壓恐生成颱風 氣象署:9月是颱風好發期


秦宛萱
2025/09/18 15:15
太平洋地區有3個熱帶性低氣壓。(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

近日熱帶擾動活躍,目前太平洋有3個熱帶性低氣壓,均有發展成颱風的趨勢。氣象署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9月是颱風的號發期,而且還是全年颱風第二多的月份。

9月是颱風的號發期

雖然9月已進入秋氣,但根據氣象署的資料統計,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平均每年約有 25-27 個颱風生成,主要好發期就在7月到10月,佔全年總數的7成,其中生成數量冠軍為8月,其次就是9月。

平均來說,4月至5月平均每月大約生成1個颱風、 6月接近2個颱風;7月到10月則是颱風旺季,8月以平均5.39個拔得頭籌,接著是9月的5.04個,7月及10月平均也有4個左右的颱風生成。

不過,氣象署也提醒,這是長期平均的結果,不代表每年都一樣,歷史上颱風生成最多的年份是1964年共37個,最少的年份則是2010年僅14個,差距也相當大。

樺加沙恐增強為中颱

從南海到太平洋上,目前有3個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署預計可能在今明兩天形成颱風,若生成颱風依序將是米塔、樺加沙、浣熊。

氣象署表是,今明兩天將先受米塔外圍環流影響,樺加沙強度有機會增強為中颱等級,預計22日起就會受其外圍環流影響,23日最接近台灣,須留意颱風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東半部和屏東。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