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老將退休3個月就跳槽?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傳赴英特爾掌研發
台積電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退休,結束了長達21年的台積電職涯。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半導體圈近日傳出消息,這位高齡75歲的老將將重披戰袍,前往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 掌管研發計畫。
此消息震驚業界,尤其正值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且美國政府積極推動本土半導體製造之際,引發了對台灣半導體業可能受衝擊的熱烈討論。
羅唯仁率台積電取得多項專利
羅唯仁在半導體界資歷深厚,他早年即曾在英特爾擔任先進技術製造廠(CTM)廠長。自2004年加入台積電以來,他歷任營運與研發高階職位,是台積電維持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推手。
羅唯仁的貢獻至關重要,他不僅成功推動多項先進製程量產,更引進了關鍵的 EUV微影技術,並創立了 7x24研發中心,加速技術導入量產。同時,他推動的 「One-Team」協作模式 整合了研發與生產流程。
在他的領導下,台積電技術團隊共累積了超過1500項專利,其中約有1000項是美國專利,為公司在先進製程領域打下堅實基礎。
從台積電退休後投靠主要對手?
由於羅唯仁曾擔任台積電高位職務,知悉內部諸多研發與生產機密資訊。業界擔憂,若他將這些機密帶往英特爾,勢必有利於英特爾的發展,尤其英特爾目前正積極推動 18A製程技術,力圖扭轉良率不佳的劣勢。
此事件的複雜性在於法律與國籍。雖然台積電內部設有競業禁止條款,但由於羅唯仁擁有美國籍身份,有市場人士認為台積電實際上難以限制他轉任新職務。
不過,業界對此事的看法兩極。有人認為,羅唯仁年事已高,且他過去受到創辦人張忠謀高度器重,甚至比公司限定的67歲晚了8年才退休,加上他近期才獲頒工研院院士榮譽,認為傳聞可能不實。
另有觀點認為,晶圓代工打的是團體戰與組織戰,羅唯仁即使前往,能否指揮英特爾人馬並解決良率問題仍有疑問。甚至有人猜測,英特爾可能僅是運用網羅台積電老臣的招牌,作為分拆晶圓代工業務的策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