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陸續開票 川普暫領先

美國總統大選於11月5日登場,民主黨由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出馬,與明尼蘇達州長華茲組合;前總統川普代表共和黨第3度角逐大位,與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搭檔競選。當天同時進行眾議院全院、參議院部分席次改選。選舉結果不僅影響美國未來4年內政、外交走向,也將牽動全球政經情勢。
美國總統選舉並非由普選票最多者勝出,而是必須在50州拿到夠多的選舉人票(electoral vote)。目前全美總共538張選舉人票,拿到270張以上者贏得總統大選。
大選結果陸續出爐,截至台灣時間6日下午14時,多家美國媒體即時開票數據顯示,川普以230票領先,賀錦麗獲210票。
川普與賀錦麗最後由誰入主白宮,牽動國際局勢。總統府今(6)日表示,國安團隊密切關注美國大選,以及各國政情,並適時向總統賴清德回報。不過,總統府強調,目前尚未召開國安高層會議。
此外,新北市長侯友宜今(6)日強調,不管兩黨的候選人誰當選,都會引起全球關注這一個的政治動向,身為臺灣的每一份子,也要密切觀察國際情勢的變化。
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5日表示,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友邦,「我們對美國大選非常關注」,外交部對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都有交往,外交部對台美關係在美國大選後穩健發展最有信心。
台大教授左正東3日在《新聞大白話》節目點出3個賀錦麗還有勝選機會的3個原因。
左正東指出,第一,2位候選人民調非常接近;第二,8年前民主黨希拉蕊那次競選,選前大家都認為她會勝選,當時的氣氛導致民主黨投票率沒有那麼高,特別是堅定的支持者。不過今年的氛圍不同,由於今年川普勝選機會較高,導致擔心以及悲觀氣氛,這反而會催出選票;第三,特斯拉(Tesla)老闆馬斯克等於是川普的分身,而川粉在馬斯克的「X」平台上言論很多,不過該平台使用者比起去年使用者下降11%、比前年下降20%,但光是馬斯克本人追蹤者就有2億人,因此馬斯克的聲音是被過度表達,是一種過度代表。
因此,左正東認為,預測川普當選還言之過早,賀錦麗還是有當選的可能性,最後大家會不會把恐懼川普的感受,讓大家把票投出來,或是中間選民,如藍領的白人,最後踴躍投票,改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