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瑞儀接班人》38歲少董「膽大包天」砸百億併購 哭出「黑科技」新江山

.

江星翰
2025/09/28 06:00
王昱超臨危受命接班,率領瑞儀瞄準新技術拚轉型。(翻攝網路)

瑞儀2年前無預警啟動接班,現任董事長王昱超火速趕回台灣,這位門外漢從未接受瑞儀基層歷練,卻一眼看出公司將面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威脅,26日他出席「台灣企業升級轉型論壇」,分享2年內砸百億併購的轉型歷程,更自爆為了拿下「黑科技」在辦公室痛哭。

2023年2月,瑞儀創辦人王本然因跌倒傷及腦部,年僅36歲的獨子王昱超被緊急召回台灣。他離開亞馬遜,扛下市值656億元的背光模組龍頭廠,毫無預警進入二代「速成接班」。

砸百億併購突圍OLED困境

瑞儀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背光模組廠,2024年獲利創高達72.7億元,連續7年賺進1個股本,營運表現亮眼。然而,2年前王昱超回台,發現一場「末日危機」正快速逼近公司。

大客戶蘋果預告,iPhone、iPad將導入OLED面板,由於OLED本身具發光特色,無疑是取代瑞儀主力產品—背光模組,看在王昱超的眼裡,不加速轉型恐迎來「毀滅式結局」。

轉型速度要快,與其靠內部研發新技術,不如出手併購。他在2年內砸百億元買下3家公司,但每一間都虧錢,讓素有「併購大師」之稱的黃日燦不得不用「膽大包天」4個字,形容這位年輕小伙子。

王昱超看準超穎透鏡、前光板、AR光波導、特殊光學膜等新技術,完成父親經手的併購案—芬蘭Nanocomp,他又發動2次併購,先砸3億歐元買丹麥NILT,再花10.35億日圓從日本長瀨集團手中買走芬蘭Inkron。

為何對北歐公司情有獨鍾?王昱超算盤打得精,北歐是光學產業最上游,因新技術尚未完全商品化,加上這些公司尚未轉盈,瑞儀能以較低的成本買下高品質的技術和人才,否則這3樁併購案估計要花千億元才能入袋。

拿下黑科技助瑞儀拚新賽道

王昱超率瑞儀轉型的關鍵一役,正是光學界封為「黑科技」的超穎透鏡(MetaLens)。

以前的光學鏡片由多片鏡頭組成,但超穎透鏡採用半導體製程做出微小的奈米結構,這項技術能將相機鏡頭做得很小,甚至把手機鏡頭做到跟紙一樣輕薄。這項技術目前已應用在全彩影像、量子光學、生醫檢測等高精度儀器。

2025年初,瑞儀完成丹麥NILT併購案後,火速在第一季拿下超穎透鏡訂單並量產出貨,除了應用在工業用機器人3D感測,持續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機器人、車用、生醫等產業談合作。

但風光背後,他卻吐露一段不爲人知的辛酸淚。當時為了收購丹麥NILT,雙方一度談判卡關,自己急著在辦公室裡抱頭痛哭,擔心沒併成功,父親一手成立的公司可能在數年後消失,2萬名員工生計恐受影響,決定調整談判策略,將併購金額綁定績效等方式才併購成功。

今年38歲的王昱超,是台灣少數沒經歷基層歷練的接班人,憑著獨到的眼光,讓瑞儀從高雄走向全世界,6月更宣布在新加坡建立第2總部,誓言在地緣政治下強化韌性,率領瑞儀從「世界第一背光廠」,轉型為「世界最佳光學解決方案供應商」。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