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暴衝50倍!欣興董座示警:PCB缺料逼產業極限

.

江星翰
2025/10/25 07:00
曾子章呼籲PCB台廠,除了滿足缺料需求,更要提早技術升級,才能搶食長達10年的AI紅利。(翻攝台大官網)

AI(人工智慧)需求大增,讓PCB(印刷電路板)用量暴增50倍!欣興董事長曾子章直言,高階AI伺服器推升PCB必須翻新3大技術,伴隨著缺料衝擊產業供應鏈,他呼籲唯有提前轉型,PCB廠才能掌握未來10年競爭優勢。

「有人說AI要旺10年以上。」曾子章在電路板展(TPCA Show)定調,AI掀起「新工業革命」,未來PCB不再仰賴單一應用,由AI、雲端、自駕車、工業機器人、軍事太空等產業點火支撐。其中,AI基礎建設市場潛力最大,預期未來10年規模從600億美元,飆升至近5,000億美元。

AI用量暴增 挑戰PCB三大極限

曾子章是PCB界的傳奇人物,當年被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臨危受命,接下不賺錢的子公司。喜歡下圍棋的他,不僅觀局更懂得定策略,扛下欣興後,隔年便虧轉盈,10年後讓公司躍為PCB市場一方之霸。這回出席電路板展演講,格外引人注目。

他直言,AI出現爆發式成長,竟讓PCB產業陷入「極限挑戰」,全因AI伺服器對PCB需求遠超預期,「用量較傳統伺服器大增約50至60倍」,這場「用量」海嘯,更推升PCB瞄準層數、尺寸、散熱進行3大升級。

首先,高階AI伺服器主板層數從傳統的12層,一口氣暴增至40至50幾層,部分專案甚至導入M+N分層設計,為了確保訊號完整性,層數上看56L。

第二,為了配合台積電CoWoS等先進封裝製程,載板尺寸被迫持續放大,面積從過去的150×150mm,放大10倍或更多,曾子章透露,從客戶技術藍圖來看,未來載板尺寸可能再放大至超過200×200mm。

第三,GPU、CPU的熱設計功耗(TDP)從幾百瓦飆升至超過2,000瓦,迫使載板必須整合熱管理元件、IVR(整合式電壓調節器),成為導電兼顧導熱的複合結構,使載板和HDI(高密度連結板)成為AI時代2顆成長引擎。

PCB產業迎戰AI新商機,急需加速升級層數、尺寸、散熱等技術。(Unsplash)

PCB產業陷缺料、轉型2困境

但在黃金10年的路上,更大困境是上游供應鏈結構性失衡。曾子章示警,早在幾個月前PCB已出現「慢慢嚴重的缺貨」,特別是BT載板的T-glass玻纖布與高階CCL(銅箔基板)供不應求,「這波缺料從2024年開始,預計未來半年仍是缺料高峰。」

造成缺料的主因,與AI對高頻、高速、高功效的需求有關,使得材料必須升級至低耗損(Low Loss),如採用石英玻璃布(Q-glass)HVLP銅箔等頂級材料。再者,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導致部分公司只能達至訂單的8至9成。

至於缺料何時緩解?曾子章認為,CCL缺口預計在2026年第三季底開始快速收斂。由於高階玻纖布從改造到驗證需時逾2年,缺料問題恐蔓延至2026年下半年。

曾子章認為,面對這場極限挑戰,是風險也是機會。他呼籲PCB業者應積極尋找替代材料,並採用下一代的玻璃基板產品,「唯有提前在材料、製程、協作模式完成轉型者,才能在未來10年取得競爭優勢。」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