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白袍之語言治療師2】疫情影響語言發展?陪伴、互動是語言治療關鍵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人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模式,疫情嚴峻時,居家辦公、遠距教學,家長也不敢帶孩子到外面活動,但是三年下來,因為與人接觸變少,似乎也影響了孩子在語言上的發展。6月1日是「語言治療師節」暨「聽力師節」,藉由這個日子,讓大家更了解語言治療師的工作。
新冠疫情影響語言發展?隔板與透明口罩來輔助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蔡呈穗指出,近來發現兩歲多的小朋友在互動、社交上都比較怕生、退縮,包含講話也是,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幾乎都在家裡,很容易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說話就比較慢;戴口罩也可能會影響小朋友的語言學習,如果是發音問題,沒有看到口型要如何知道怎麼發出那個聲音?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副教授蔡孟儒說,語言治療服務靠說話,需要看語言治療師的表情及動作,例如發某個音的時候,舌頭要放前面,這樣的描述小朋友不見得聽得懂,需要示範給他看,疫情期間大家戴了口罩,看不見唇形,學習的效果可能受到影響。
此外,學習語言會有困難,一方面是戴口罩聲音會變小,聲音被遮蔽,聽不清楚,再者,學習語言時,會看嘴形或唇形,也會因為看不到嘴形或唇形,在聲音接收、唇形辨識也都會產生困難,的確會造成療效變差,兒童的語言發展會受到影響。
因此,疫情期間有很多解套方法,例如使用隔板、透明口罩等輔助措施,保護語言治療師,也能維持教學、復健的效果。
與3C溝通取代與人溝通怎麼辦?語言治療師這麼說
在3C普及的時代,很多小朋友都是3C教育,跟平板互動、不跟人互動,「可是如果你不跟人互動,不曉得學到什麼,久而久之也會降低跟其他人互動的興趣」,蔡呈穗認為,家長可慎選教材,擴充小朋友的生活常識,但更重要的是「共同參與」,小朋友在看影片的同時,有人陪伴、互動、聊天,了解孩子看到什麼、學到什麼,如果只是一直看影片,無法知道孩子到底看了多少進去。
常常看到一家人外出用餐,幫小朋友準備一整套的道具,包括平板、架子、藍牙耳機,蔡孟儒說,「要怪父母也是於心不忍,因為難得可以好好吃頓飯」,可是這些動作會讓小朋友變成單方面的輸入。蔡孟儒在臨床上也經常遇到家長反應,「老師,你跟他講什麼他都懂,就是不會講,叫他拿什麼,拿養樂多、拿布丁他都會,可是他都不會講,都用比的」,這是因為小朋友在家整天看影片,吃飯也不用問,家長就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餵,你都知道他需要什麼,他也知道你曉得,就都不用講。
不只是兒童,長輩也有不少是平板族,或是在家看電視,缺乏互動。單方面的輸入,沒有表達的機會,語言、語彙,都沒有機會使用,並非好事。
語言治療師不是正音老師 先看是語言學習、還是語言障礙
現在小孩或大學生講話比較含糊,有「含滷蛋」的感覺,蔡孟儒坦言確實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不過他認為,可能是生活型態改變,生活步調快,很多訊息想要很快地講出來,語速變得很快,造成很多字都連在一起講,他認為,並非所有的情況都需要語言治療,但是至少要讓人聽得懂。
語言治療師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構音異常、語暢異常,用白話文說,就是小朋友講話臭零呆、或是口吃,有些人會問,語言治療師跟坊間的正音老師有何不同?
蔡孟儒指出,小朋友常把「阿公」講成「阿東(諧音)」,「動物園」講成「共物園(諧音)」,「兔子」講成「褲子(諧音)」,他可能會把「阿公,我去動物園看到兔子跳來跳去」說成「阿東,我去共物園看到褲子跳來跳去」,語言治療師會透過技巧,教孩子認識人體構造,知道如何發音,例如舌頭往前放、放在什麼位置。
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陳怡仁指出,正音班主要是學習注音符號及發音,臨床遇到最多是正音班上好久都沒有改善,這是因為每個音的構音位置跟方法都不同,即使在正音班反覆練習很多次,就是發不出正確的音,但是透過語言治療師教孩子發音位置,透過一些技巧,很快就能改正過來。
那麼,語言治療師是否必須字正腔圓呢?蔡孟儒笑說,「當然不需要啦,最重要的是民眾可以聽得懂,這樣就ok了,畢竟語言治療師不是在教正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