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進口車零關稅衝擊國產車 裕隆四大策略應戰
.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進口車恐開放零關稅,裕隆總經理許國興強調,已針對不同稅率情境進行模擬,對國產車長期競爭力仍具信心,將透過4大策略迎戰未來市場變化。
「裕隆不可能坐以待斃。」許國興指出,集團將透過建立最適化營運規模、多品牌代工、跨足能源事業以及海外布局等4策略,確保生產韌性與永續發展。裕隆將透過最適化營運規模,可有效掌控生產能量與成本,維持一定利潤,面對關稅調整更具彈性。
關稅不確定性下的靈活策略
針對美國車零關稅可能性,裕隆集團已模擬不同情境,準備快速調整策略。中華副總經理錢經武表示,MG G50 plus將由裕隆代工,3品牌(CMC、三菱、MG)年銷目標維持4.9萬輛,以最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應對市場變化。
多品牌代工提高彈性
裕隆延續多品牌代工策略,將尋找更多合作機會,許國興表示,裕隆會與國內工廠協作,共同提升國產車競爭力,例如MG G50 plus由中華委託裕隆生產,展現集團內部資源靈活調度與高效率生產模式。
能源布局強化產業支撐
裕隆在能源領域亦持續布局,三義工廠光電建置的發電容量已超過自身用電需求,子公司新鑫儲能近100MW的建置,為產線與產業鏈提供穩定能源支撐。此舉也符合集團向綠色能源及低碳轉型的策略,提升長期競爭力。
海外市場擴張迎接新機會
在海外布局方面,裕隆已在菲律賓設立生產基地,並計畫擴展資產開發及能源建設。中華則透過ET35電動商用車拓展外銷市場,搭載國產ADAS Level 2、IoT車聯網及快充控制器,續航力達360公里,瞄準低碳物流與政府低碳政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