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兩案翻盤】泰山二大爭議案翻盤 全家股權、投資街口36億可追回?

.

李孟璇
2025/09/11 06:00
前泰山董事長詹景超(左二)任職期間,董事會曾決議出售全家股權、投資街口,兩案事後引發爭議。(記者李孟璇攝)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昨(10)日判決,泰山企業「處分全家持股案」與「街口投資、包裝水廠案」兩項董事會決議均屬無效。一名律師分析,街口投資金額理論上有望追回,但全家股權交易則存在實務爭議。

當年公司派防禦 火速出手處分全家、投資街口

成立於1950年的泰山,由詹玉柱四兄弟共同創立,隨著家族開枝散葉,股權逐漸分散,不僅歷經多次家變,公司也屢次受到市場派挑戰。為了抵禦外人,原公司派詹家不僅增資、提高董事席次,2022年底、2023年中,更分別出手處分2成全家股權、砸下36億元投資街口,就是為了要抵禦市場派龍邦。

事後龍邦正式入主,龍邦代表、現任泰山董事長劉偉龍曾對外宣示:「所有不該賣的、不該買的,全部都要收回!」為此更提出多起訴訟,如今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就泰山這兩起重大公司治理爭議宣判,認定「處分全家持股」及「街口投資、增建包裝水廠」兩項董事會決議無效,也意味全家股權、投資街口36億可望追回。

街口投資 資金回收有望

一名律師分析:「隨著一審判決下來,泰山投資街口的款項有機會追回。由於街口支付的100%股權已遭台北地院民事執行處查封,後續將依法進行鑑價與拍賣,讓泰山有機會挽回損失。」

「若拍賣價格不足36億元,法院仍可針對街口的其他財產進行拍賣。換言之,即使單靠股權處分金額不足以完全填補投資缺口,泰山仍有機會透過執行程序追回大部分資金,這對公司與股東來說是一項關鍵保障。」

全家股權移轉已完成 難以逆轉

至於處分全家股權的交易案則較為複雜。另名律師分析,泰山在2022年底已將4,330萬股全家股票出售給萬寶開發,價金也全數支付完成,「法院雖然宣告董事會決議無效,但並不等於交易可以自動逆轉。」

該律師指出:「一般情況下,若交易相對人屬於善意第三人,股權移轉效力仍可能維持,泰山未必能直接收回股票;不過,公司仍保有其他法律途徑,例如循民事訴訟追究董事或經營階層的責任,主張其隱匿資訊或違法行為已造成公司損害,進一步要求賠償。」因此,最終結果將取決於上訴審與後續衍生訴訟,短期內難有定論。

市場觀察 治理漏洞浮現成教材

市場人士觀察,此案凸顯台灣公司治理的制度漏洞,董事若刻意隱匿資訊,將使董事會淪為形式審議,背離治理初衷;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若因程序瑕疵無法發揮功能,更形同虛設。

接下來,投資街口的資金能否順利回收、全家股權交易是否引發民事訴訟,以及董事與經營階層是否面臨責任追究,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雖然本案最終結果將取決於二審甚至三審,但已成為上市櫃公司治理的警示教材。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