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台南建城400年(13)134年前,台南就有盲人學校

除了辦醫院,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也辦特殊教育學校,現在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前身是「青盲學」,是189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牧師創辦的,是台灣第一所實施盲人教育的機構,教授點字、聖經、算數、手藝等。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2024/04/30 10:36
現在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前身為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辦的「青盲學」。圖/截自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臉書

你能想像134年前,也就是清朝光緒年間,台南就有人創辦盲人學校,照顧被社會拋棄的人,現在公民社會的理想,百餘年前就有人實踐,是誰這麼熱心?

沒錯,就是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傳教士,台灣四百年的歷史中,清領期間佔了212年,從1683至1895年,然而對台灣文明或現代化的貢獻,清政府似乎不及英國與加拿大長老教會的教士,且來談談傳教士對台南早期開發的貢獻。

台灣本為無主之地,歷經十七世紀荷蘭與西班牙統治,1683年清帝康熙利用鄭氏降將施琅併吞台灣,其目的在懲罰鄭氏的不臣,並無經略台灣或恢復「固有領土」之意。平南將軍貝子賴致鄭經諭即明確表示「台灣本非中國版籍」,因此侵台後,朝廷展開長達8個月的「台灣棄留論」的廷辯,辯論台灣到底要留還是要棄,有謂「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康熙甚至還要把台灣「徙其民、空其地」。

決定設治後,在長達200餘年的統治中,先以海禁禁止閩粵人民渡台,致使台灣人「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開禁派任官吏良莠不齊,放任漳泉械鬥,理蕃只能割界遷民,地方產業亦無政策,僅仰仗天候與台民勤勞,甚至官吏貪瀆激發民變;直到清朝後期,沈葆楨1874年任「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方開山撫番、蓋億載金城加強海防,劉銘傳1884年「以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才陸續開展現代化的硬體建設 - 築鐵路(基隆至新竹)、鋪海底電纜、辦郵政、設西式學堂。

長老教會的腳步走得比清政府快,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系統的馬雅各James L. Maxwell在台南、高雄旗後行醫,巴克禮Thomas Barclay創辦報紙、余饒里牧師George Ede創辦中學、朱約安Joan Stuart與文安Annie E. Butler兩位修女創辦女學;在台灣北部,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George L. Mackay1872年在北部行醫,二十餘年中幫居民拔了21,000顆牙。現今台南的「新樓」、台北的「馬偕」都成了著名的醫院,服務台灣人百餘年。

巴克禮在1885年創辦台灣第一張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前文有述,印刷報紙的印刷機是馬雅各購置,馬雅各是牧師也是醫生,原在伯明罕的醫院服務,因受感召,決定來台灣佈道,當時他才27歲,也剛訂婚,但剪下一綹頭髮,送給未婚妻,表達不捨後,就踏上旅途,前來遠東。

1865年馬雅各在台南看西街開設醫館,並創辦佈道所,因使用西藥,效果顯著,當地漢醫、草藥郎中不知藥學原理,胡亂臆測說西藥之所以有效,是取嬰兒心肝做藥引,於是聚眾包圍醫館,揚言拆除禮拜堂,引起暴動,知縣要求馬雅各在 3 日內撤離,馬雅各在看西街的行醫才短短23天。

馬雅各於是轉往高雄旗後,也就是現在的旗津,繼續行醫,並與買辦畢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熟識,由畢麒麟帶他深入山區傳教,在公視《斯卡羅》戲中,畢麒麟是重要人物,而劇中的洋人醫生就是馬雅各。

1868年馬雅各又回到台南,除了在現在博愛路衛民街附近的許厝舊樓,租到一千四百坪的地,設立一個規模更大的醫館,同時也在現在民生綠園附近的公園路,舊名亭仔腳街創辦教會,就是現在的太平境教會,太平境教會與看西街教會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兩個重要禮拜堂,教友都是台南富商仕紳與知識分子。

後來教會在東門附近另建新的醫院,就稱為「新樓醫院」,而馬雅各原先蓋的醫院就稱為「舊樓醫院」,舊樓醫院所在地後來改辦「台南神學院」,蕭美琴尊翁蕭清芬是台南人,曾任台南神學院院長,蕭美琴從小學到高中就住在院長宿舍。

除了辦醫院,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也辦特殊教育學校,現在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前身是「青盲學」,「青盲」是台灣話,其義就是盲人,「學」就是學校,是189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牧師創辦的,位址就在博愛路,是台灣第一所實施盲人教育的機構,教授點字、聖經、算數、手藝等,現在啟聰學校的校址就是甘為霖創辦的原址,在清朝,盲人都是被社會甚至家庭拋棄之人,官方更照顧不到,但在130餘年前英格蘭傳教士就張開社會救濟網。

長老教會創辦的中學,即現今之台南長榮中學,創辦於1885年,與《台灣府城教會報》同年,是台灣第一所中學,迄今已有百餘年,現今亦是台南市著名私立中學。1887年元月長老教會接著「開設女學」,也就是現在的台南市長榮女中,創辦者是兩位修女朱約安與文安,關於中學、女學招生、課程,二校創辦經過前文已述;長老教會也於1993年創辦「長榮管理學院」,2002年升格為「長榮大學」,這是後話。

從清領期間的台灣史,可以看出台灣作為龐大帝國邊陲領地的悲哀,從長老教會的貢獻,可以看出台灣文化豐富的多元性,台灣不止只有漢文化,四百年的台灣歷史上,除了原住民文化與中原漢文化外,還有荷蘭文化(水泥叫「紅毛土」、火柴叫「番仔火」)、西班牙文化(Santiago叫三貂角)、日本文化、以及親美政策帶來的美國文化。

西方傳教士的努力與汗水,點點滴滴都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呈現台灣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與演化,豐富且充滿生命力。

【延伸閱讀】

台南建城400年(1)台南建城,誰的城?

台南建城400年(2)鄭成功「收復台灣」?

台南建城400年(3)鄭成功是殘暴的軍人?

台南建城400年(4)鄭成功崇拜:依政權更迭而起伏

台南建城400年(5)到消失的台灣第一街找「獅子」

台南建城400年(6)到番仔樓要看甚麼?

台南建城400年(7)天后宮也有分大小?

台南建城400年(8)府城迓媽祖,媽祖婆押後

台南建城400年(9)也拜赤兔馬的祀典武廟

台南建城400年(10)到府城不看「匾」,會被看扁

台南建城400年(11)台灣第一張報紙,在台南發行

台南建城400年(12)台灣第一所中學也在台南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