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剴剴案不能沈/誰該為「消失的3個月」負責?

兒虐零容忍是社會共識,但全民對於剴剴案的心疼與憤怒,不應被操弄成「反廢死」或「還命於民」的政治攻防,國家體制保護不了孩童,已然可恥,政治人物消費虐童事件、蹭政治紅利,更是可惡又無恥。

郭川珍(教師)
2025/03/26 12:38
台灣每年發生的兒虐事件超過1萬件,剴剴並非個案,虐童悲劇何時終止?示意圖/pixabay

一歲多「剴剴」遭劉姓保母虐死案引爆公憤,幾千人聚集在法院前舉牌「對不起剴剴」,要求判死以還(剴剴)公道,「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加重虐童致死者刑責至無期徒刑、死刑,超過10萬人附議,剴剴不是個案,也不只是一樁憾事或悲劇,而是對台灣兒童保護機制的一次重大考驗。

台北地院19日召開「剴剴案」最後一次準備程序庭,預定4月22日起密集審理,5月13日宣判。圖/擷自公視新聞網

我們先回顧剴剴事件的時間軸:2023年9月26日台北市社會局訪視剴剴未發現問題,同年12月24日剴剴受虐不治,次(25)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受理兒保案通報,12月26日市府派員到保母家調查,發現環境髒亂、菸味瀰漫,隔(27)日文山社福中心完成本案調查報告。

剴剴被虐致死後,2024年1月9日,北檢聲押劉姓保母獲准,3月初剴剴家屬友人於臉書「爆料公社」揭露此事,全案才曝光,3月12日,北檢搜索兒福聯盟。

就上述時間列來看,剴剴在北市社會局訪視「未發現問題」後,短短不到3個月即死亡(2023.9.26至12.24),這「消失的3個月」發生了什麼事?是否有人為疏失或制度的不足?社會局訪視是否造假?為何沒有撤查兒福聯盟有無採取適當保護措施?還是說,只要王育敏辭去兒盟董事,問題就不存在了?兒盟究竟是保護孩童還是兒盟的高層?

其次,北檢在2024年1月初羈押劉姓保母後,為什麼拖了3個多月(3月12日)才搜索兒盟,這是辦案的合法程序?配合2024大選的政治考量?或是因為案件已被踢爆,不得不的作為?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王育敏辭去兒盟董事一職,保住立委職位,被認為是「斷尾求生」。圖/王育敏臉書粉專

台北市長蔣萬安宣稱以「最高道德標準」處理剴剴案,結果,我們看到的是,北市議會要求蔣萬安專報告剴剴案,藍營議員集體缺席導致流會;北市警察局將涉案社工上銬移送法辦,引發違反比例原則之爭議;而王育敏,在輿論壓力下辭去兒盟董事,仍繼續擔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認為是「斷尾求生」,這就是蔣市長的「最高道德標準」嗎?

保姆虐殺剴剴固然可恨可殺,但政府及兒盟至今的作為,算不算幫兇?這是制度不足或法規不嚴?蔣市府難道以為有人護航航,就能躲過風頭?兒童福利出身的王育敏,在出事後卻只想甩鍋保住仕途,是否有詐欺選民之嫌?

剴剴案不能沈,權責單位須徹查制度面缺失,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別再讓「剴剴」悲劇重演。圖/翻拍陳思宇臉書粉專

剴剴已經不能為自己說話了,我們要為他發聲!政治人物若不深究「消失的3個月」潛藏的結構性問題,只有滿口空話的政治表演,或在過去一年無聲無息無作為,如今突然大喊「還命於民」、「廢死公投」,都是消費剴剴謀求政治紅利的政客。

兒虐零容忍是社會共識,但全民對於剴剴案的心疼與憤怒,不應被操弄成「反廢死」或「還命於民」的政治攻防,國家體制保護不了孩童,已然可恥,政治人物消費虐童事件、蹭政治紅利,更是可惡又無恥,這種毫無溫度、低估人民智慧的民意代表,「被罷免」也不算冤。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