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隨筆31一群醫界老兵的回憶饗宴】 醫師!我的腳水腫 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

腳水腫成因眾多,除腎臟問題外,尚包括心臟、肝臟、營養不良、藥物、副腎、靜脈阻塞等,需詳加鑑別,避免誤診致命疾病如肺栓塞。

傅懋洋(高雄長庚醫院臨床教授、傳壽醫療基金會董事長)
2025/07/22 11:25
腎臟功能不良,引起水分排泄減少的確是造成水腫一個重要的原因。圖/shutterstock

門診的時候,常常有病人問:「醫師!我的腳水腫,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腎臟功能不良,引起水分排泄減少的確是造成水腫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也是一般民眾最擔心害怕的,以為就是腎虧、會不會需要洗腎。但是造成水腫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除了腎臟病外,嚴重心臟病所造成的心臟衰竭,特別是右邊的心臟衰竭,也會造成腳水腫。另外,有些病人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白蛋白減少,造成滲透壓的異常也會造成水腫,而肝臟的功能不好也會造成病人水腫。新陳代謝的問題也有可能造成腳水腫,比如說是甲狀腺機能低下。而腎上腺的功能異常也會全身水腫,最近就有一位病人因為腎上腺分泌異常,造成所謂的庫興氏症候群,就好像大量服用類固醇一樣,會造成兩腳水腫。

 

然而在門診遇到病人兩側腳水腫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卻是「吃藥」所造成的,除了上述類固醇類的藥物外,常見藥物還包括一些降高血壓的藥物,像鈣離子阻斷劑或血管擴張劑也會造成水腫,另外還有一些止痛藥物也會造成水腫,少數降血糖的藥物也會造成水腫,所以在臨床上遇到水腫的病人除了排除器官的問題之外,一定要問病人的用藥史。兩側的腳水腫除了以上的問題之外,還有少見的下腔靜脈阻塞,這些病人通常腹部表面會有代償性的靜脈鼓漲,稍加警覺注意就可以做出診斷。而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因為子宮可能壓迫到下腔靜脈,使得靜脈回流減少也會造成水腫,此為生理性的水腫,通常在產後就會消失。而這種生理性的水腫也會發生於久坐或久站不動的人,就好像坐長途飛機以後,兩腳會腫脹一樣。所以長時間坐飛機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一定要起來動一動或走一下,除了避免兩腳腫脹以外,可以降低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的發生,容我在底下再加以闡述。

 

雙側兩腳水腫要考慮全身性的毛病,有一種特殊類似右邊心臟衰竭,是由於心包膜疾病所造成,這種病一般不是很容易診斷。心包膜是包圍在心臟外面的薄膜構造,分為臟層及壁層兩層,具有保護心臟減少受傷害的作用。如果心包膜慢性發炎,在台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結核病菌的感染,造成心包膜積水,逐漸造成臟層及壁層的粘黏,最後緊縮包裹住心臟,使得周邊靜脈的血液不易回流,就會造成全身性的水腫。如果醫師沒有懷疑緊縮性心包膜炎而針對這種疾病去做檢查,就會找不出水腫的原因。我的老師吳德朗教授曾經告訴我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在美國有個人因兩側腳水腫找他的醫師朋友診療,這位病人有B型肝炎,經過了一些檢查,他的醫師朋友判斷他的水腫是因為肝硬化所造成的,而給予利尿劑的治療。經過了十來年,這位病人又因水腫加劇而住院,有一位實習醫師發現這位住院病人的頸靜脈鼓張,而且波形很奇怪,實習醫師懷疑病人會不會是緊縮性心包膜炎,進而做了心臟超音波檢查,最後經心導管檢查証實是緊縮性心包膜炎。病人接受外科手術移除了緊縮性的心包膜。開完刀後,病人的水腫完全消除。這位病人後來控告他的醫師朋友誤他十多年而要求賠償。事實上我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一位病人因為兩側下肢水腫在外面就醫,經過了兩家醫學中心都沒有得到結果,後來經過朋友介紹到我的門診來。看到這位病人的時候,我就懷疑他可能是緊縮性心包膜炎,這位病人的頸靜脈鼓漲,而且波形很奇怪,如同當年那位美國實習醫師看到的一樣。後來經過證實之後,這個病人說別的醫師看了幾個月都看不出所以然,我怎麼看了一眼就得到診斷,一直誇我怎麼這麼厲害,我笑著回他說,沒有什麼厲害,只是因為我過去看過你這樣的病例而已。秘訣在於病人的頸靜脈,狀似簡單的一眼看穿,功力卻是來自良師教導的寶貴經驗。

 

有時腳水腫是單側的,這一定要考慮局部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單側的深部靜脈阻塞所造成,尤其是左下肢的靜脈阻塞。單純的深部靜脈阻塞除了紅、腫、熱、痛的症狀令人不舒服外,不會有生命的危險。但是複雜的深部靜脈阻塞,如果發生併發症是會有生命危險的,因為深部靜脈的血栓會從血管壁脫落,然後隨著血流回到肺臟,造成急性的肺栓塞,大量的肺栓塞除了造成病人血氧下降,引起病人心跳增加,呼吸困難,還可以造成休克、昏厥甚至死亡。急性肺栓塞是不容易診斷的一個急性重症,其實深部靜脈阻塞與肺栓塞是互相關聯的。造成深部靜脈阻塞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三個危險因素:第一個就是長期臥床或不活動;第二個就是血管內皮的傷害,特別是在骨盤腔手術、髖骨或膝蓋的骨科手術之後,在西方世界,外科手術開刀之後死亡原因特別是猝死的第一名就是急性肺栓塞;第三個是凝血功能的異常,特別是風濕免疫系統疾病如膠質纖維疾病或某些癌症。最近名歌星江蕙小姐就自爆得到一個特殊的癌症,而引發了肺栓塞、差點發生了生命危險。我看過一些病人,先發生了腳的深部靜脈阻塞或是肺栓塞,幾個月或幾年之後才發現是原來是某種癌症在作祟,就屬這種案例。

最近在醫院做臨床教學的時候,總醫師就提出一位中年女性突然發生呼吸困難被送到急診。經過詳細的病史問詢,加上身體診察時有特別注意到左腳腫脹,高度懷疑是深部靜脈阻塞合併急性肺栓塞,最後經過影像學的檢查証實了我的診斷,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病例。但是一般而言,有急性肺栓塞的病人不一定可以看到靜脈的阻塞。不管深部靜脈阻塞或肺栓塞的病人,都需要長期間服用抗凝血劑,特別是一些有危險因素的族群。

 

現在來說前面提到過的「經濟艙症候群」,先講一個故事:一位新娘從澳洲坐飛機到英國去度蜜月,飛機在英國落地不久,就發生急性呼吸窘迫、休克後死亡。後來經病理解剖發現是肺栓塞,原因是在長途飛行中,新娘坐在經濟艙長時間維持坐姿,沒有起來走動,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循環不良,形成血栓,進而引發了致死的肺拴塞。值得長途旅行者注意的是:飛行時間若超過5小時,就有發生深度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可能。

 

單側的腳水腫除了深部靜脈阻塞外,常見的還有局部的發炎如蜂窩組織炎或痛風等,另外一些外傷、血腫或筋膜扭傷發炎等也會造成局部的水腫。比較少見是一種「貝克氏囊腫」(Baker’s cyst)又稱膕窩囊腫的破裂。記得有一次,一位醫生朋友從大陸打電話給我,說他們旅行團有一位隊友發生左腳腫脹,懷疑是深部的靜脈阻塞。我問了詳細的病情以後,認為這位病人並沒有發生靜脈阻塞所謂的三要件,而且他的腫脹是局部在膝蓋的後方及小腿,左腳並沒有腫脹,讓我覺得這位病人不是真正的靜脈阻塞,我告訴他們我高度懷疑是膕窩囊腫的破裂;但是他們仍擔心是深層靜脈阻塞,怕引起肺栓塞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就縮短行程趕回台灣。回來後馬上住院,檢查後的結果正是我所推斷的膕窩囊腫破裂,而不是深部靜脈阻塞。記得我在美國米里蘇達州的梅約診所進修血管學的時候,我的指導教授一再的告誡我:說臨床上診斷深部靜脈阻塞,只有一半是對的,另外一半其實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特別容易跟蜂窩組織炎混淆。

 

以上談到腳水腫的成因有這麼多,可見診治腳水腫不是一件簡單帶過的工作。臨床醫師必須對腳水腫的各種成因了然於心,才能逐一詳細分析進行鑑別診斷,尤其重要的是:對可能致命的肺栓塞要有高度的警覺心。這樣子,當病人問到:「醫師!我的腳水腫,是不是腎臟有了問題?」時,醫師就不會只是檢查腎臟,而是能做出一系列的考慮,讓病人得到正確的診療,甚至避開致命的危險。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