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從「尋著頭路」到「別到有伸」 再探閩客台語共同語源
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女士說,客語瀕臨消失危機,家長要鼓勵小孩講客語,使祖先留下來的母語能代代相傳「時時講客,儕儕講客,講就著了(時時講客語,人人講客語,講就對了)」。
這番話也適用於閩南台語,事實上,閩南台語的情況可能比客家台語更差,因為媒體時常報導客語家庭鼓勵小孩講族語,反觀閩南台語,政府推行母語教育近30年,但至今家長幾乎清一色跟小孩講華語,不講台語,多項調查顯示會講流利台語的兒童比率甚低,主事者與社會都應該反省檢討。
筆者撰寫一系列台語語源研究專文,目的是要幫助建立一套正當合理、平實和便利的台語文書寫系統,以及閩客台語族群對母語的重視和信心,時時講台語、人人講台語「講就著了(kong tsiu tioh la)」,這句話既是客家台語,也是閩南台語。
筆者不是要鼓吹地方主義,而是看到發展本土語言文化對整體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看到雙語或多語教育對拓展人文視野及人格成長的裨益。
筆者一再指出,閩客台語不但擁有大量共用詞彙,而且客語保存較多的正確本字,可供閩南台語借鏡,後者使用很多同音字及古僻字眼,不利於建立書寫系統及推廣母語,閩客台語互相交流借鏡,對彼此都有益。
客家台語可作為閩南台語語源研究借鏡之案例
「尋找」閩南語說為chhue(或chhe),漢字為何?官版台語辭典寫作「揣」,由揣摩變義為尋找,似不違閩南語的語用邏輯,唯查閱眾多閩南台語辭典包括廈英大、臺日大、甘(為霖)字典、台華對應綜合大辭典、globse多語字典等,除官版台語辭典及其合作平台外,都不採用「揣」,而是採用「尋」,跟客語一樣,而「揣」字則解釋為揣測、推想,並無尋找之義。
「尋」字,閩南台語正讀sim,另讀siam及chhim(見甘字典,音同台語深第五聲),口語變音為chhue(或chhe),如「尋著頭路(找到工作)」唸為chhue-tioh tau-loh。
客語的「尋」唸chhim,跟閩南台語同字同義又同音,「找到工作」客語說為「尋著頭路(chhim-to teu-lu)」,跟閩南台語一樣,讀音也相仿,只不過閩南台語把「尋」由chhim變音為chhue/chhe;「尋」在多個閩南地區和潮州都唸chh的聲母,尤其潮州話的「尋」,音義及語用都跟閩客台語相似。
從上述音韻考察,可知閩南台語的chhue本字就是「尋」,再就字義來看,「尋」才是chhue的本義,而不是「揣」;閩客台語乃至潮州話共用「尋」字表達/尋找之義,彰顯其語言文化的親近性。
跟「尋」情況類似的,是閩南台語chhun(音同春),意為剩餘/盈餘,例如「年年有chhun(年年有餘)」,漢字為何?官版台語辭典寫作「賰」,而依教育部國語字典,「賰」華語唸shun,ㄕㄨㄣ第三聲ˇ,是「富有」之義,音及義跟台語chhun雖有些差距,但尚可接受。
問題是,除官版台語辭典及其合作平台外,大多數的閩南台語辭典都不採用「賰」,也不收錄此字,而是採用「伸」,白讀chhun(音同春),漢語「伸」之詞義是「由彎變直,由短變長」,閩南語除依漢語使用「伸手(chhun-chhiu)」外,還引申為「有剩餘/盈餘」,例如《台華對應綜合大辭典》釋「伸」為「剩」,《臺日大辭典》日文釋為「有餘裕」,《廈英大辭典》釋為surplus, 亦是剩餘之義。
另據《臺日大辭典》,台語「剩」唸sin及chhun,前者是正讀,如「剩飯(sin-peng)」,後者是訓讀,即取「剩」之本義,賦予台語chhun之音;然若論chhun之本字,當以「伸」為尚,閩南台語的「伸飯(chhun-peng)」跟「剩飯(sin-peng)」同義,但不同字及音。
在此課題上,客語又可為閩南台語背書,其表達「剩餘」的用詞便是「伸」,也唸chhun,跟閩南台語同字同義又同音(尤其大埔腔),例如「伸飯」(chhun-fan剩飯)、「識到有伸」(siid to iu-chhun形容非常熟識),都跟閩南台語同樣的表達方式,尤其後者是很生動的閩客共用詞,依《臺日大辭典》,閩南台語的「識」訓讀為bat(音同八),筆者改用正確本字「別」,客家台語的「識到有伸」,就是閩南台語的「別到有伸(bat kau u-chhun」),「伸」同字同義又同音,句法也相同。
基於上述,官版台語辭典的「揣」和「賰」應屬借音詞,正確本字是眾多閩南台語辭典共用的「尋」和「伸」,此二字彙平實易懂,也為大眾所熟悉,因而更具正當合理性。
尤有進者,它們跟客語同字同義又同音,彰顯閩客台語的語言文化親近性,亦可旁證「尋」和「伸」才是本字,若能列為母語教育的教材,當有助於拓展學生的人文思想視野,並增進閩客台語的交流與融會。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