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上火線駁AI退燒!輝達GB300月產千櫃 AI基建規模衝4兆美元

輝達(NVIDIA)股價在 8 月中旬一度再創歷史新高,但最新財報公布後,因資料中心營收不如市場預期,導致盤後股價小跌。對於市場擔憂「AI 支出熱潮是否已經退燒」,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上火線直球回應:「AI 熱潮沒有放緩!」他更強調,AI 基礎建設未來 5 年將持續爆發,市場規模上看 3 兆到 4 兆美元。
CSP 資本支出 6 千億美元 AI 建設步伐不減
黃仁勳在法說會上指出,今年一線雲端服務業者(CSP)資本支出合計 6,000 億美元,相較 2 年前翻倍成長。他駁斥外界的「投資趨緩」說法,強調 CSP 的資本支出並未縮減或延後,AI 基礎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他預測在未來 5 年內,也就是 2030 年前,AI 基建市場將快速擴張,規模可望達 3 兆至 4 兆美元,驅動力除了來自 4 大 CSP 之外,還包括 AI 新創企業以及各國政府推動的「主權 AI」計畫。
GB300 伺服器火力全開 每月出貨千櫃
至於市場最關注的伺服器供應鏈進度,黃仁勳透露,搭載 GB300 晶片的伺服器機櫃,目前合作夥伴工廠正以「全速運轉」(at full speed),平均每月可產出 1,000 櫃,全力滿足需求。這也成為輝達近 2 季資料中心營收的主要來源。
他強調,下一代 GB200 與 GB300 將繼續帶動伺服器供應鏈出貨量,相關產能已經就位,能有效支撐未來AI算力爆炸性的需求。
歐盟、中國市場雙引擎商機龐大
黃仁勳還提到,歐盟已計劃投入 2,000億元,在法國、德國、義大利與西班牙共興建 20 座 AI 工廠,其中至少5座將是採用最多輝達產品、算力最高的「Gigawatt等級資料中心」。
每座 Gigawatt 級 AI 中心造價高達 500 至 600 億美元,其中輝達產品占比超過 350 億美元,等於單一建案就讓輝達吃下 6 至 7 成成本。
至於中國市場,即使缺少 H20 晶片挹注,輝達上一季資料中心營收仍年增 56%。黃仁勳預估,中國 AI 晶片市場規模高達 500 億美元,年增率更達 50%,未來導入 Blackwell 晶片具備高度可行性。
AI熱潮未歇 輝達坐穩霸主地位
雖然輝達財報未完全符合華爾街的樂觀預期,但黃仁勳的「信心喊話」無疑替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他明確表示,AI 熱潮正推升基礎建設進入兆美元級市場,輝達的晶片與伺服器機櫃供應鏈「火力全開」,短期震盪無損其在 AI 領域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