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兵風暴】閃兵案頻傳 兵役體檢制度將修法

.

李孟璇
2025/10/24 07:00
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至立院接受備詢,並表示針對閃兵事件將啟動修法程序。(翻攝立法院直播畫面)

藝人閃兵案延燒,從王大陸到修杰楷、陳柏霖,多名演藝圈人士相繼被拘提,檢調掌握的案件數量已突破90件,事件不僅牽出醫師與代辦集團,更撼動兵役制度的公信力。面對輿論壓力,內政部與國防部已啟動修法程序,全面檢討兵役體檢制度,而新的體位判定標準,預計2026年4月正式上路新制。

體檢制度失靈 免役漏洞浮上檯面

根據現行規定,役男依通知前往指定醫院體檢,由醫師依病況判定現役、替代役或免役。然而,近來檢調調查發現,許多「閃兵」案件利用精神科診斷、高血壓、氣喘、脊椎側彎等疾病作為藉口,透過醫師開立診斷書或修改數據獲得免役資格。

這些病症的共通點在於「主觀性強、難以驗證」,導致部分醫師與代辦得以鑽漏洞,讓免役成為可以買賣的交易。

內政部啟動修法 三方向改革體檢制度

為杜絕體檢造假、重建制度公信力,內政部與國防部已展開兵役制度全面檢討,擬定三大改革方向:

一、健保資料勾稽制度:未來體檢結果將與役男過去的健保就醫紀錄連線比對,若發現役男宣稱罹病但過去無就醫紀錄,將被列入「異常名單」進行複檢。內政部表示,這項制度將是「從病歷端堵漏洞」的重要關鍵。

二、建立雙重審查與複檢機制:醫師開立免役診斷書後,將須通過第二級複審。役政署可指定公立醫院重新檢查,以確保結果客觀、可驗證。若出現同一醫師頻繁開出免役證明的情況,將啟動醫療監管調查。

三、加強醫師監管與懲處:內政部將建立「高風險醫師監控名單」,針對連續開立免役證明的醫師進行稽核。若查獲違法,除移送刑事偵辦,還可能依《醫師法》停業或吊銷執照。

體位標準將加嚴 輕症不再可免役

除了審查制度,兵役體位標準也將同步調整。內政部與國防部正在檢討現行193項體位分類,針對高血壓、氣喘、精神疾病、肥胖等項目重新界定。

例如,未來若以「高血壓」為免役理由,除了數值超標,還須提供器官病變或住院紀錄;而 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高者,須達45以上才能免役。輕度焦慮、輕微脊椎側彎、輕症氣喘等情況將不再直接列入免役項目,而需改服替代役或短期補訓。

免役率過高惹議 修法勢在必行

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根據統計,2023年全體役男的免役率高達16%,其中確實存在部分資料不實或偽造情形。為防止此類問題再發生,未來兵役體檢將納入役男的健保就醫紀錄比對,確認病歷與診斷一致後,才能做出免役判定,同時將啟動修法。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多數黨團也表態支持修法,認為「兵役公平是社會正義的底線」。有立委提議,未來應比照韓國模式,公開各年度免役統計與醫療審查名單,以強化透明度與監督機制。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