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軍專欄】逢低布局還是接刀子?「亂市」中避免當冤大頭

近期股市震盪劇烈,投資人午夜夢迴不免面臨靈魂拷問:這究竟是千載難逢的撿便宜機會,還是會「接刀子」賠到遍體鱗傷?

吳奕軍(鉅石智庫創辦人,著有《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
2025/04/01 10:30
股市劇烈震盪,究竟是千載難逢的撿便宜機會,還是會「接刀子」賠到遍體鱗傷?圖/shutterstock

近期股市震盪劇烈,投資人午夜夢迴不免面臨靈魂拷問:這究竟是千載難逢的撿便宜機會,還是會「接刀子」賠到遍體鱗傷?

如何判斷投資是逢低布局還是接刀子?我們從幾個關鍵點綜合考量,或能在股市風暴中更能穩健向前走,避免成為無辜的「韭菜」。

產業趨勢與基本面

從產業趨勢與基本面來看,可想想所投資公司是否「還有明天」?如果股價大跌並非因為公司經營明顯惡化,而是市場「短期恐慌」,它可能只是被錯殺的優質標的。

例如公司財報雖偶而不如預期,但成長趨勢仍佳,或者短期政經變動、國際突發事件導致「市場情緒」低迷,若股價下跌原因來自市場情緒,而非基本面崩壞,甚至看好產業長期發展趨勢向上,例如新能源、半導體、AI相關產業,這類股票很可能跌到一定程度就止穩反彈,則是「撿便宜」的好時機,可逢低布局。

例如2020年武漢肺炎全球疫情爆發初期許多優質股大跌,當時陸續逢低布局者,或者耐心持有者,近三年可能大有斬獲,賺得舒坦,大掃疫情陰霾。

然而如果公司真的不行了,基本面惡化,產業趨勢轉弱,甚至可能重要技術被取代、財務危機爆發、現金流短缺、競爭力及市佔率下降等結構性問題,例如傳統產業如煤炭、印刷業被新能源、數位化取代,那麼股價下跌可能是趨勢性崩盤,而非短期回調,此時進場者就只能準備接刀子了。

另方面,如果股價接近歷史支撐區、重要均線,並有止跌回穩跡象與量能配合,以及主力資金進場,外資或大戶回補,籌碼集中度上升,則可考慮逢低布局。

然而股價若無明顯支撐、跌勢未見緩和跌跌不休,法人與大戶持續賣超,或者成交量暴增但股價不漲或跌(大戶拋售、恐慌性殺盤),偶有反彈幅度極小,猶如「反彈即逃命」,大量散戶抄底致使融資餘額暴增,換手率衝高,就要特別當心不要進場接刀。

誰在買?誰在跑?

市場資金與籌碼變化方面,要關注「誰在買?誰在跑?」如果股價下跌時主力資金進場,外資、投信、大戶低調回補,可逢低布局。

如果散戶大量搶進,主力偷偷賣超跑路,融資餘額暴增,很可能是「多頭陷阱」,被市場收割,許多人用槓桿抄底,很可能會「抄底抄到半山腰」。要當心散戶大量搶進的市場,通常可能是雷區。

在風險管理與資金配置方面,逢低布局者應有明確停損點,若跌破「睡得著覺」的個人心理底線,緣分已盡該砍就砍不要猶豫;資金宜分批進場,穩定控制部位配置。倘若無停損與進場計劃,將漫無章法與所謂長期持有混為一談,心存僥倖,一次性大舉進場,豪氣買進孤注一擲之後,很可能面臨接刀風險,徒留追悔。

投資股市沒有穩賺不賠之理,有賺有賠是常態,市場下跌是再次上漲的主要動力,也是投資人獲利的契機,優質股票回調正是逢低布局的良機,但是沒人猜得準,只能適度關注產業趨勢與影響因素,以及照顧好自己的投資情緒。

而「接刀子」則往往發生在趨勢反轉、基本面惡化或者市場恐慌之際,投資人都知道要避免接刀,卻極不容易——沒人知道自己現在到底身處「底部」還是「無底洞」,正是所謂「你永遠不知道地板在哪裡,直到地板變成地獄。」

股市沒有神,能救你的只有風控。市場永遠充滿變數,風險控制才是長期生存之道,對於退休人士尤為重要。在當今「亂市」中特別要重視風險管理,即使是自信逢低布局,也應該要有「讓自己睡得好覺」的停損策略,以免判斷錯誤而且錯上加錯,浪費美好光陰忙著接刀子,為了面子還得欺騙自己是在努力練功夫,不僅白忙一場,還接得遍體鱗傷。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而非財務建議。投資人應依個人需求評估風險,詳閱相關公開說明書,並自負盈虧。〉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