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漫畫家魚夫與我
魚夫本名林奎佑,是漫畫家及政論名嘴,支持臺灣獨立建國,曾任施明德國會辦公室第一任主任,1987年入職中國時報,隨後轉到自立晚報。
1987年,魚夫把蔣經國繪成「摩西」入畫,這幅標題為《蔣經國開路》的漫畫刊登在自立晚報,是台灣報業史上首度將蔣經國畫入政治漫畫,就此打開評論政治風氣,在那解嚴不久的年代,魚夫這樣做不僅需要超越常人的勇氣,更要有對民主自由堅定的信仰。
他在自傳《魚夫的漫畫傳奇》回憶,從小由經營酒家的祖母撫養長大,在龍蛇雜處的複雜環境中,養成他勇於為公益發聲的性格;1980年他考入輔仁大學經濟系,在校期間兩度為黨外人士助選,也開始在政論雜誌發表政治漫畫。
魚夫在自傳中引用了1981年普立茲獎政治漫畫獎得主皮特(Mike Peter)的話:「最好的政治漫畫家必須能夠在表現基本事實的同時,也挑起人們的情緒。」他認為,政治漫畫應該令人會心一笑,若讓人有不愉快的感受,就不是成功的作品。
1989年,解嚴不久,政府鼓勵民眾多多提供施政意見,筆者以筆名投書自由時報,建議政府應怎麼做才能得民心,文章在隔天刊出,旁邊附一幅魚夫的單格漫畫:一名戴墨鏡穿大風衣的特務,在總統府收發室看到那麼多民眾意見書後,表情厭煩道:「真他X的,意見怎麼這麼多?」令人莞爾。
魚夫的漫畫不是很精緻,但是他描繪的政治人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畫的是誰,他想表達的意思,大家也能心領神會,魚夫以其獨特、犀利的幽默漫畫,對國民黨極盡挖苦之能事,為台灣民主開路。
近年來,魚夫多以插圖紀錄美食及台灣建築風景,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他他解釋不畫政治漫畫的原因:「我的歷史任務告一段落了,現在專心返回藝術創作」且台灣年輕人已覺醒,畫工更佳者輩出,而最重要的,是政治漫畫的諷刺,追趕不上政客自我作賤的荒謬,例如在國會胡亂搞的藍白兩黨就是見證。
魚夫為台灣留下寶貴的政治漫畫文化遺產,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宿昔,再會了,魚夫,我們會一直懷念您的。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