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國防預算削減/台灣安全的隱憂與試煉
政治可以辯論,但安全不容賭博,面對中國威脅升溫與區域局勢緊張,朝野必須放下私利,團結守護國土,人民也應覺醒,以公民力量監督決策,確保民主不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在台灣面臨前所未有外部威脅之際,國、眾兩黨立委聯手凍刪中央預算超過2075億元,其中凍結潛艦國造計畫(IDS)預算不僅爭議性最大,更可能對國家安全、國際信任與經濟談判造成連鎖衝擊,全民須正視這場民主與安全的試煉。
國防部次長柏鴻輝警告,首艘自製潛艦「海鯤號」尚在測試階段,藍白凍結後續量產與優化預算,必然削弱台灣應對中國軍事威脅的能力,因為潛艦計畫是因應海域封鎖與軍事挑釁的關鍵戰略,預算中斷形同自斷臂膀,也正中北京下懷,恐讓台灣在台海局勢中陷入被動。
藍白將國防預算從GDP 2.45%降至低於2%,遠低於川普要求的10%目標,如同向國際釋放「台灣不團結、國防可妥協」的錯誤訊息,美國等盟友與台的軍事合作的信任恐被動瑤,尤其,美國軍售交付因延宕問題讓台灣武器獲取受限,藍白削減國防預算無異雪上加霜,台灣在應對外部威脅時更顯捉襟見肘。
更嚴重的,是國防預算被削減將直接衝擊台、美關稅談判,美國對台灣汽車、電腦等產品課徵25%關稅,對其他進口品施加10%關稅,料此可見貿易談判的嚴峻性,若台灣無法展現強大的國防決心,恐難以換取關稅減免或更穩定的軍售支持,進一步影響經濟與安全利益,這種內部決策失誤,將讓台灣在國際上付出高昂代價。
政治可以辯論,但安全不容賭博,面對中國威脅升溫與區域局勢緊張,朝野必須放下私利,團結守護國土,人民也應覺醒,以公民力量監督決策,確保民主不以犧牲安全為代價。
藍白以監督之名削減國防預算,卻埋下國家安全的破口,這場試煉,考驗的不僅是預算數字,更是台灣的決心與未來。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