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與地震一樣,都可以預測?

幾乎人人都經歷過頭痛,你知道頭痛跟地震一樣是可以預測嗎?在顱底的腦膜與腦血管,卻有主司疼痛感覺的三义神經等,錯綜複雜的形成頭部知覺網絡來警示腦部的病變。

陳順勝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
2022/12/20 16:34
為何頭痛跟地震一樣需要專業性預測?找到會頭痛的因素,可以提前用藥消除發作,或減輕症狀。圖/shutterstock。

為何頭痛跟地震一樣需要專業性預測?我們的大腦被侷限保護在頭顱穹內,其實它是沒有痛覺神經,所以頭痛並不是真的「腦在痛」,甚至於神經外科醫師在動腦深層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腦部手術的時候,病人需要保持清醒,卻不會感到疼痛。

那為何頭痛成為幾乎人人都經歷過的症狀呢?原來腦雖然沒有痛覺纖維,但在顱底的腦膜與腦血管,卻有主司疼痛感覺的三义神經、舌咽神經等顱神經、與第一至第三頸椎感覺神經,錯綜複雜的形成頭部知覺網絡來警示腦部的病變,這網絡彼此覆蓋相通,因而病變牽扯到這些痛覺纖維產生的疼痛會有原始位置的疼痛或其他對應位置的轉移痛(Referred pain),增加要定位病變位置時的複雜性,這要由神經內科醫師來警覺判定。

愛情像眼睛一樣容不得一粒沙子,腦也一樣在顱腔内除了腦膜炎、蜘蛛膜下出血、血管炎、神經炎…等會發生頭痛之外,有限的空間額外侵犯性的佔位性病變如腦出血丶血腫、腦瘤、挫傷、水腫等,牽扯到顱底有痛覺神經纖維的血管、神經或腦膜,就會有厲害的頭痛;可以原發部位疼痛,也可以是轉移痛。譬如前中顱窩的動脈瘤破裂產生的頭痛會轉移痛到同側的眼窩,前窩腦下垂體腫瘤可能發生頭頂的頭痛。這些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跟大地震一樣很難預測,只能靠專業的神經科醫師從危險因子風險評估提前或早期診斷,就好像地震只能談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無法預測何時發生。

不過百分之95的人都曾經抱怨過頭痛,其中十分之一是慢性的頭痛,比率隨著每位專科醫師門診的性質略有不同。不過大部分頭痛,幾近85%並不是顱內的腦病變所發生,而是頭顱外面的組織;包括骨膜,肌肉、血管、與神經所產生。頭顱外面的構造很特殊,骨膜、肌肉、血管與神經與支撐的纖維組織都一起粘在筋膜(aponeurosis)上,這些組織發生病變或功能性收縮都會發生各種嚴重程度不一的疼痛,型構成常見的慢性每日性頭痛(chronic daily headache),特別容易出現在焦慮、憂鬱、心身症、與各種睡眠障礙病人身上。持續性肌肉與筋膜收縮產生的乳酸與局部缺血造成肌肉收縮性頭痛,很像人感受不到的微地震或餘震,頻率多振幅小卻也會不斷困擾人們。

地震預測(earthquake prediction)是預測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規模。 地震學家仍無法預測地震的確切發生時間,然而對地下構造瞭解的進步,科學家能透過震災危害度評估,提供特定規模的地震在未來,發生在某區域的機率,以供建築物和公共建設設定最低防震規範。有人在地震前,耳朵會聽到轟隆的聲音、看到地震雲,但都無法得到預測的實證,因而有許多嘗試性地震預測研究,包括測地法、驗潮、地殼變動連續觀測、電離層電子密度變化、土壤氣體濃度等地震活動、地震波速度、地磁及地電流、活斷層及褶曲、岩石破壞實驗和地殼熱流量的測定以及其他。方法越多表示其預測的未定性。

但是某些頭痛的預測就進步與準確多了,特別是血管性頭痛、偏頭痛與群發性頭痛。血管性頭痛特特別是別是偏頭痛是腦部的原發性疾病近一成人口受「偏頭痛」所苦,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的疾病第二位長達三十年,而對於年輕族群,更是造成失能、殘疾的第一大原因。

血管性頭痛發作時,疼痛持續半天至三天,如同脈搏跳動的抽痛、可以單側或雙側、中重度頭痛、日常活動時加劇頭痛,這四項特徵符合兩項以上,同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即可能是偏頭痛。典型的還會出現閃光或視野異常。原因包含了頭部神經、血管、化學物質的相互作用。,當接觸到某些刺激或中樞神經系統有一些週期性變化時,這些神經、血管產生腦部血管收縮就可能造成神經學症狀,當頭部血管擴張時,就造成搏動性疼痛。

這種頭痛像可以預測的大地震一樣,有前驅症候,但很個別化,所以每個人要自己紀錄頭痛日記,平均三到六個月就可以找到可以預測發作的環境因素或症候;譬如常見的天氣、溫度、濕度、光線、氣味轉變、經期等;日常壓力如學校、家裡、人際等壓力;會誘發偏頭痛的食物,像巧克力、起司、熱狗,還有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等。

找到會頭痛的因素,比地震預測好的是可以避免發作,提前用藥消除發作,或減輕症狀。藥物治療、落實頭痛日記,正常作息、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皆是對抗血管性頭痛的不二法則。除了傳統藥物,如能精準預測發作,更有專門為偏頭痛所設計的CGRP單株抗體藥物,此針劑型藥物大幅降低患者用藥頻率、減少頭痛發作次數,為慢性偏頭痛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頭痛跟地震一樣,機率可以預測,風險可以知道,但確切時間需要病人個別化的合作,也和專業醫師一起作客制化的預測用以預防、消除發作或減輕症狀!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