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必修課】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大不同!你會分辨嗎?

骨科門診常見自認為骨質疏鬆就醫的民眾,檢查結果卻是關節退化。醫師表示,雖然老化都是兩種疾病的成因之一,但由於兩者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要能夠分辨才能確保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3/12/05 19:36 2023/12/05 21:20
「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兩者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能夠分辨才能確保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圖/shutterstock

「醫生,我的膝關節疼痛是不是骨質疏鬆引起?」、「補充鈣質是不是可以緩解疼痛?」「骨質疏鬆是否需要補充葡萄糖胺類的藥物?」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相關的健康問題變得更加普遍,但一般民眾卻經常混淆之間的區別,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黃銘哲就表示,門診中常有民眾詢問關於上述的問題,台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羅永智也指出,由於兩者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能夠分辨才能確保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疾病」,會使骨骼變薄、密度降低和失去強度,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根據統計,骨質疏鬆症於全球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流行疾病,約每5人就有1人身陷骨質疏鬆症危機。

據統計,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名,而在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例為8.1%,其中女性高於男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幾乎是男性的2倍。

羅永智指出,身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尤其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因此,骨質疏鬆症主要好發在中老年及更年期婦女身上。

黃銘哲表示,骨質疏鬆是骨骼密度降低,造成骨頭變脆弱,並且容易斷裂的情形,需要通過骨質密度測試才能診斷確定。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鈣和維生素D3攝取量不足、荷爾蒙變化,以及缺乏運動等因素。

骨質疏鬆通常不具明顯的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唯有當骨折發生時,才會伴隨著劇痛和運動能力下降,而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比較常發生在脊椎骨、近端肱骨、遠端橈骨與近端股骨等地方。

關節退化

關節退化發生的原因,是關節結構和功能退化的情況,羅永智指出,關節退化跟軟骨、肌肉、韌帶、骨質支撐的力量皆有相關,通常與年齡老化造成軟骨磨損有關,但也可能因關節損傷、長年過度使用或使用方式不當所影響,造成韌帶肌腱受傷,讓關節退化提早到來。

黃銘哲說明,關節退化通常是漸進性的,也可能影響到多個關節,例如脊椎、膝、髖關節和手指關節,常見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和運動受限。診斷通常依賴於臨床評估、理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X光。

關節退化是關節結構和功能退化的情況,通常與年齡有關,但也可能因關節損傷、長年過度使用或使用方式不當所影響,診斷通常依賴於臨床評估、理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X光。關節退化通常是漸進性的,也可能影響到多個關節,例如脊椎、膝、髖關節和手指關節。常見的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和運動受限。

羅永智醫師說,要能分辨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才能確保得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圖/黃星若攝

「疼痛」是區分兩者的第一方式

究竟兩者該如何正確分辨?「一般來說,可以先從『疼痛』來分辨。」羅永智表示,若是出現疼痛的情形,大部分會是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因為關節退化大多會合併軟骨磨損、發炎、長骨刺等情形。

因此,當骨頭關節處出現疼痛、或行動時會有明顯的「喀吱」聲、感覺到關節面不平滑的磨損感時、感覺到關節變成腫脹等,都是關節退化的症狀。

然而雖說骨質疏鬆大多不會造成疼痛,但羅永智也指出,若是年紀太大或骨質疏鬆太過嚴重,也會因無法支撐骨頭造成頹背太嚴重,肌肉、骨頭都會有酸痛的情形產生。

「骨質疏鬆與關節退化同時發生的情況十分常見。」羅永智說,以背痛來說,若背部是直的,可能就是關節問題,若背痛加上駝背,很可能就是脊椎關節加上骨質疏鬆造成的背痛。

變矮、變駝? 提早發現骨質疏鬆

由於骨質疏鬆不容易被發現,除了到醫院做骨質密度檢查外,羅永智也提供幾個可以自我檢測的方式,像是:發現自己身高變矮、靠牆站立時頭枕部無法靠到牆壁,與牆面間距超過3公分,就要懷疑是否因為骨質疏鬆造成了壓迫性骨折。

若是懷疑或擔心自己有骨質疏鬆,羅永智也提供了一個骨折風險評估的工具「FRAX」,民眾可在網路上搜尋,運算出10年內髖骨骨折機率以及10年內主要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

治療幫助減緩疾病進程 預防是重點

而在治療方式上,黃銘哲說明,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適合的治療方式有鈣與維生素D3的補充、適當的負重運動與曬太陽,甚至在某些狀況下需要抗骨質疏鬆藥物的治療;而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除了生活型態與使用方式的改變,也可能需要物理治療或其他形式的治療,例如:口服消炎止痛藥物、葡萄糖胺類藥物、關節內類固醇或玻尿酸或濃縮血小板PRP注射,甚至是接受關節鏡或人工關節置換等手術治療。

事實上,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的治療,目標都並不是在完全治癒疾病,而是希望避免更多傷害、改善症狀或減緩疾病進程。因此,事前的預防重於事後的治療,多攝取鈣質、膠原蛋白、曬太陽,保持適度的運動,可減少骨質疏鬆的風險;控制體重、姿勢與動作調整、避免過勞、攝取葡萄糖胺等營養、保持適度的運動,也可防止關節退化提早發生。

不過羅永智也指出,一旦出現骨質疏鬆只能保持,但在改善關節退化上,除了一開始先給予疼痛治療,後續的關節內自體濃縮血小板血漿(PRP)注射,能夠改善關節環境,讓軟骨受傷的部分可以癒合,甚至長出新的類軟骨。

另外,目前衛福部通過的《特管辦法》已核准自體幹細胞用於早期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可以讓早期、中期的病患,重新長回膝蓋軟骨細胞,逐漸讓退化性關節炎成為可逆的疾病。

適度運動鍛鍊 預防骨鬆提升關節靈活度

至於在運動上,羅永智強調,預防骨質疏鬆要做高強度負重運動,這是有助於鍛鍊骨骼並保持肌肉強壯,避免骨折風險,也讓自己肌肉反應強,摔倒時後反應快一點、緩衝減少;而預防關節退化,則是藉由日常生活中的運動維持關節穩定度與靈活度、增強軟骨及關節周圍肌肉,同時減少負擔與磨損。

國健署也指出,預防骨質疏鬆,可從事慢跑、健走、舉啞鈴操等,增強骨質密度,強健肌肉和身體平衡,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另外,關節退化的民眾可以先選擇低衝擊或沒有衝擊性的身體活動,像是:走路、騎自行車、瑜珈、游泳、水中運動等,尤其是對關節較無負擔的水中運動,水中的阻力能有效強化關節周圍的肌肉,提升關節穩定性與靈活度。

黃銘哲說,台灣人口的老化現象對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等骨骼健康問題造成了影響,因此正確區分這兩種疾病對於治療和預防至關重要,他提醒民眾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和定期的醫療檢查來降低風險。

羅永智也表示,因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到骨科就診的民眾約佔了所有病患的8成左右,他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或已進入更年期的女性,要提前開始運動保養身體,補充鈣片、葡萄糖胺、膠原蛋白等,以健康的骨骼與關節,迎接老年生活。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