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特教心評專職化 特教老師不要自廢武功

特殊教育目的在於彌補醫療之不足,家長們更在意的,是鑑定之後個別化教育計畫編寫與執行,筆者期望此次特教法修法,能夠廣泛納入各方意見,避免單一聲音,這樣才是學生之福。

劉長青(教育工作者)
2023/05/24 11:38
特教法時隔14年大翻修,教育界與家長們高度關切修法結果。示意圖/新北市教育局官網

特殊教育法大修法使得有關特教心理測驗與評量的工作,再度成為近日話題,學生心理評量與安置確實是第一線特教老師們主要的工作負擔,筆者在此於具體作法上提出一些想法,提供各界參考。

目前有許多第一線特殊教育老師認為鑑定的負擔過重,政府也嘗試以提高施測費來加強老師的誘因,不過施測費其實並非重點,問題在於,教師們在「鑑定」之外,其餘時間仍是以教學為主,但因法令規定,以致「鑑定」大量集中在某一段時間,現職教師在此時間須兼顧教學與心測,不但工作負擔倍增,更凸顯人力不足的問題。

筆者認為,目前特教老師若有人力不足問題,且現職教師須同時兼顧教學與心測,教育部應可考慮招募退休的特殊教育老師,於重新培訓後,以義工身分協助鑑定,減輕第一線特教老師的工作負擔。

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日前已完成協商,附帶決議通過心評工作朝專職化,以減輕特教教師負擔。圖:法案初審期間,全教總在立法院前訴求「心評專任、評鑑合併」/全教總官網

至於施測者對於受試者究竟應具有多少的熟悉度?這其實涉及了鑑定應以團隊進行,我國目前以融合教育為主流安置方式,普通班教師的觀察紀錄,學生的日常作業、試卷、家長意見等均應納入統一考量,若量表具有足夠的信效度,那麼只要指導語正確,施測結果應是相近的,因此,反對特殊教育老師進行鑑定的理由在此論點上很難立足。

另外,我國在PISA等國際評比成績向來名列前茅,因此現有量表的常模是否符應我國目前學生的能力,應予隨時檢討,藉以降低施測學生人數,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

筆者也建議,我國朝著引進AI科技協助施測及報告撰寫的方向努力,讓量表試題以電腦取代紙本,就像已行之有年的托福測驗,或我國目前推動的學習扶助檢測,測驗完畢後,成績出來了,還會自動生成優劣勢分析,此時再交由鑑定人員審核,以加速整個鑑定的流程。

最後,我們應該謹記,特殊教育目的在於彌補醫療之不足,家長們更在意的,是鑑定之後個別化教育計畫編寫與執行,因為鑑定後續會影響學生升學;筆者也期望,這次特教法修法,能夠廣泛納入各方意見,避免單一聲音,這樣才是學生之福。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