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破除親中派謀略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之公投

近日本土派社論《戰獨裁何不去北京天安門?》、《以常識常理檢驗藍白426凱道集會》都指出,藍白陣營操弄「綠色威權,司法不公」、「搶救民主,釋放柯文哲」等話術混淆視聽「四二六主事者是別有用心、有備而來…」,筆者也相信,部分臺灣人民因不實資訊誤導,對執政團隊產生負面印象,加以死亡連署爭議不斷,短期內賴清德總統的民調恐難大幅回升,
筆者認為,若以馬拉松長跑比喻,「全馬」的台灣社會運動應是「民主運動+建國運動」,目前的「大罷免」只是「前半馬」,但藍白陣營卻不擇手段予以阻擋封殺,其目的應是為防止「大罷免」喚醒臺灣人民自決意識,以俾進一步封殺臺灣人民於2028大選前行使「自決權」的機會,對此,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和支持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此次「大罷免」訴求主軸是反共護台,要把親中舔共賣台的立委都罷掉,但一般民眾恐分不清,中國國民黨的「親中(共)」與維持現狀派的「親華(中華民國)」兩者之間,只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且現階段朝野政黨無論其立場是傾向「統一」、「民主」或「獨裁」,都是為了獲取最大政治益,並非臺灣獨立建國之道。
因此,臺獨陣營必須及早導引「大罷免」轉化邁向廢棄「中華民國」之建國運動,如果本土派僅滿足於「大罷免大成功」,必然會助長台派政黨、政客繼續依附於「中華民國」體制下,繼續維持「親華(中華民國)」之現狀,嚴重危害獨建國運動。
另一方面,各項民意調查都顯示,截至目前為止,「維持現狀」仍是台灣社會主流民意,支持「統一」比例其實相當有限,因此台獨陣營更有必要向民眾宣導「現狀」的意義,讓人民正確認知「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以利臺灣建國運動之推動進行。
總之,臺灣人民的選項不應只有支持(反對)統一、民主或獨裁,更重要的,是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公投,透過民主程序讓臺灣脫離「一中」與「維持現狀」兩大魔咒。
為此,臺獨陣營須藉著大罷免之勢招兵買馬,在2028大選前投入更多資源向人民說明,「中華民國在臺灣」與「中華民國臺灣」皆是「一中」之下的非法政權,並非真正的國家,我們所主張的臺灣獨立建國,指的是建立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真正屬於台灣人的國家(註)。
註:關於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的關係,請參閱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作《台灣建國學》。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