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必修課】 50歲開始超有感~肌少症與我們的距離比你想像得還近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活得健康又長壽,成為各世代都需要關注的課題。肌少症,是指伴隨著老化引起肌肉「質」與「量」的減少,肌少症不止增加跌倒機率、影響行動能力,嚴重影響長者生活品質,更提高失智風險。
為什麼我們必須關注肌少症?台北市立醫院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台灣65歲以上約8%-10%罹患肌少症,年紀越大越比例越高,到80歲已接近30%;但其實人體從25歲後就開始逐漸衰退,到50歲開始會有明顯感覺。陳亮恭說,在中年時能確保身體有足夠蛋白質的攝取、讓自身身體發炎程度不要太高、避免過度耗能,透過重量訓練兼顧肌肉的質與量;他強調,肌少症必須從診斷與治療,往前移到前端預防及健康老化的策略。
肌少症並非正常老化 與失智、中風、糖尿病互為因果
陳亮恭指出,肌少症在2016年被正式認定為疾病,並不能算是正常老化的表現。傳統上想到失智症進展到重度之後常會連結到跌倒、骨折、失能,可是陸續有國內外研究發現,肌少症也與失智症相關。
對於失智症的認知通常會連結到「記憶減退」,但早期神經退化會從「肌力表現」開始,當長者出現語言流暢度、行動協調能力衰退時,可能因為記憶退化情形不明顯,一開始不會認為與失智有關,但是經過長期追蹤,這類長者還是有高風險會發展成失智症。
肌少症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關。陳亮恭指出,有些人會想像,肌少症患者必定是瘦小衰弱,但其實不然,有一種肌少型肥胖,不但身材並不乾瘦,甚至有點過重,實際量測以後會發現肌肉量很少;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胖胖的,可是通常肌肉量少、體脂率高,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通常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身體一直需要能量,而耗能過程第一步會先燃燒「肌肉」,之後才會燃燒「脂肪」,因此長期慢性發炎者,肌肉更容易流失。此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或是有慢性發炎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最後也會變成肌少症。
這類患者不見得身材會變瘦,雖然體重可能會減輕,但是減少的卻是人體最需要的「肌肉」。陳亮恭說,很多長者體重十幾、二十年都維持穩定不變,但是人體在老化的過程中,即使體重不變,身體組成還是會變,他指出,人身體組成主要是水分、肌肉、骨骼三元素,老化過程中肌肉會流失、骨骼會流失、水分會流失,唯有脂肪會增加,幾乎每個器官的老化都是脂肪浸潤到器官裡,例如脂肪肝、肌肉脂肪,心臟也是一樣。
然而當我們開始運動,身體組成也會開始增肌減脂,雖然體重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身體組成改變,後續都往好的方向發展,「當你要扭轉這個趨勢,你一定要讓肌肉反覆地正向運動,讓肌肉收縮」。陳亮恭指出,近期的研究已經知道人體肌肉就像是一個很大的內分泌器官,只要肌肉收縮,骨骼肌的活動會連動到腦部,告訴身體器官要往好的方向走,是一個連動的狀態。
日行萬步、每週爬山 為什麼還是可能罹患肌少症?
現在有許多長者喜歡運動,每天日行萬步、三天兩頭就到郊山健行,為什麼仍有罹患肌少症的風險?陳亮恭表示,近幾年社會風氣強調運動、增肌,主要是以60至70歲這個世代的長者,因此,他們身體狀況與肌力都相對比較好,但是再往上一個世代、70至80歲的長者就不見得這樣想了。
陳亮恭說,目前許多6、70 歲世代的長者都有運動習慣,許多名人也都持續健身,他們做運動還會加入重訓、肌力鍛鍊,例如王偉忠(65歲)仍在打球,李濤(約73歲)也已經重訓多年,這世代的長者比較精壯;7、80歲世代的長者做的運動就比較和緩,大多是散步,兩世代長者在觀念、生活型態與運動類型都不太相同,「這樣(散步)的運動量當然不夠,但有活動還是比沒有好。」
陳亮恭解釋,過去長者的運動大多是走路,「走路對身體當然有益,但是對於鍛鍊肌力效果有限」,他說,「運動」要有一點喘,要有強度,散步比較像是日常活動,運動量不是那麼夠,如果要走也盡量快走到會喘的程度;此外,走路屬於有氧運動,對於肌肉的鍛鍊有限,建議一週五天有氧運動、搭配兩三天重訓,這樣的搭配狀態會最好。
25歲為人生頂峰 50歲開始有感
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8%-10%罹患肌少症,年紀越大越比例越高,到80歲已接近30%。陳亮恭指出,一般人的體能頂峰是25歲,肌肉質量與肌力都是,接著就會慢慢衰退,一開始我們自身也無法察覺,約莫到50歲開始衰退會變快,肌肉量跟肌力流失加速,開始感覺到爬樓梯比較喘、生活上也比較累,體力大不如前……陳亮恭解釋,這是因為骨骼肌裡面粒線體、能量代謝異常的關係,大約50歲起會常常覺得容易疲倦,走得比較慢,但這還不是肌少症,只是開始衰退。
肌少症可能稍微走快一點就步伐不穩,或許連打開汽水瓶(寶特瓶)都有點不夠力,如果從椅子上起身都有點困難,就屬於比較明顯的症狀。陳亮恭表示,這些都是主觀感受,在「亞洲肌少症診斷共識」中,可透過握力、五次起坐測試等方式檢測肌力、活動力,只要感覺肌肉「質」的部分不太好,也就是力量表現下滑,就建議開始介入,不要等到「量」不夠才開始緊張。
陳亮恭指出,其實無論幾歲都應該注重自身的肌力、肌肉量,雖然從25歲開始就會漸漸衰退,但其實一開始衰退很和緩,年輕人不會有感覺,通常是50開始特別有感、有危機意識,為什麼?因為人在50歲開始,肌肉量突然往下,衰退也變快了,會明顯感受身體開始老化。
此外,50歲左右的中年人,父母通常7、80歲以上了,父母的身體變得更衰老、加上有些慢性病的發生,「50幾歲的人要照顧父母,然後也開始覺得自己有點老了,這時最易有警覺,跟他們談肌少症,會特別有感,動機也會特別強。」
如何逆轉肌少症?三管齊下自我管理可改善
肌少症可以逆轉嗎?「當然可以」,陳亮恭表示,「而且我們發現這個逆轉的本身,也減少後續失智症的風險。」
陳亮恭表示,肌肉「質」的逆轉比較明顯,只要經過適當訓練,肌力就會增加,走路就會變穩。有一項針對一千多位平均75歲長者進行的研究,經過持續鍛鍊,體能、肌力、走路都會改善,不過他也坦言,「質」可以改善,沒有年齡限制,但是「量」比較困難,他解釋,肌肉量要保持,需要有足夠的骨骼肌幹細胞,75歲以後因為老化,骨骼肌幹細胞已減少,身體吸收效能也減退,要增加肌肉量難度比較高。
因此,陳亮恭希望將肌少症的「預防」提前到中年開始,這是「質」跟「量」都可以同時提升的年紀,他同時強調,可透過「飲食」、「運動」及「慢性病管理」三管齊下,達成健康管理目標:
一、飲食,確認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人體將蛋白質儲存於肌肉,當身體持續耗能時,糖分使用後會先消耗肌肉,而不是脂肪。務必確認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讓身體「原料」充足。建議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要吃1.2公克蛋白質,但須在飲食比例上做調整,蛋白質多吃一點,其他食物比例少一點,總熱量攝取則無需增加。
二、運動,5天有氧搭配3天重訓最佳。
有氧及重訓都一定要做。有些醫師擔心長者進行重訓會有安全疑慮,但長者可以依身體狀況,先從在家舉裝水的寶特瓶、抬腿、深蹲做起,安全起見,也可以背部靠牆作深蹲,只要是能夠對抗重力的都是重訓。
三、慢性病管理
65歲以上平均有三個慢性病,如糖尿病是耗能、慢性發炎的疾病,有些患者為了控制血糖,蛋白質吃太少,營養不均衡,反而演變為肌少症。陳亮恭提醒,兩者長期風險不同,雖然飲食控制對慢性病管理很重要,但是仍應避免長期走向肌少症。
陳亮恭強調,如果希望預防或是改善肌少症,一定要與慢性病管理做結合;對慢性病患者來說,營養夠、有運動,也會改善慢性病;因此,飲食、運動與慢性病管理並須同步考量,才能達成預防肌少症的個人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