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不!怎麼一直在流血?!

嚴重的出血會導致組織缺氧、休克、甚至死亡。相對的,出血也是事故傷害致命原因中,有機會在現場立即處置,並提高傷患存活率的問題之一。

邱璵宸醫師(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 )
2022/12/17 08:00 2022/12/20 09:50
出血時該如何進行初步處置?止血帶該如何使用?讓專業急診科醫師告訴你如何處置外出血。

下班時間繁忙的十字路口,行色匆匆的人們各個歸心似箭。突然「碰!」一聲巨響!騎著摩托車的小智被一台搶黃燈的轎車撞上。小智的大腿被破碎的摩托車零件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鮮血噴流而出,不一會兒地上便出現一大灘血水。小智嘗試要站起來,只見出血越來越嚴重,他覺得頭越來越暈,全身越來越無力,就在快要昏倒的時候,一名穿著運動裝的女子扶住了他,讓他緩緩坐下。女子隨即拿出她的運動毛巾,用力按在小智的傷口上。又過了幾分鐘,終於盼到119的到來。救護人員看到地上一大灘血,除了稱讚熱心女子臨危不亂的處理外,也熟練地掏出了一條綁帶,緊緊地綁在小智的腿上。只見出血就這樣神奇地停止了。到院後,小智接受了輸血和大腿血管的修補手術,在一週後順利出院。小智非常好奇,當初那名女子為什麼要大力按著他的傷口?還有,救護人員綁在他腳上的神奇綁帶到底是什麼呢?

關鍵問題:

出血時該如何進行初步處置?

止血帶該如何使用?

控制出血的重要性

根據衛福部110年的統計,事故傷害佔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七名,青少年十大死因中的第二名。而這些事故傷害中,其中一個常見的致命原因就是大出血。嚴重的出血會導致組織缺氧、休克、甚至死亡。相對的,出血也是事故傷害致命原因中,有機會在現場立即處置,並提高傷患存活率的問題之一。在事故現場,我們有機會控制的是肉眼可見的外出血。

靜脈出血與動脈出血

外出血可以分為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兩者會有一些差異。靜脈出血的血液顏色較深,通常是滲出或慢慢流出。靜脈出血比較容易處理,通常加壓即可止血,沒有骨折時也可抬高患肢幫助止血。加壓止血的敷料優先選擇紗布,假如手邊沒有紗布,使用乾淨的衣物或布料也是可以的。不建議使用衛生紙,因為濕掉後很容易破裂,會影響後續傷口的處置。持續加壓至少5分鐘至出血改善,不要一直打開來看止血了沒,若難以判斷,建議也可以直接加壓至救護車到場為止。其實不只是外傷造成的出血,有些自發性的外出血,例如流鼻血,也可以進行壓迫止血。

至於動脈出血,其顏色較為鮮紅,通常是隨著脈動用噴的。因為位置比較深且血管內壓力較大,比較難使用單純的徒手加壓來控制。假如動脈出血的位置在肢體,可以考慮使用止血帶。

止血帶的使用

止血帶一開始的發明是用於戰爭,讓前線的軍人能夠進行快速的止血以保住性命。發展至今,已經開發出許多簡化、方便民眾操作的止血帶。

市售的止血帶有很多種,結構通常包含束帶、扣環和旋桿。束帶主要是用來勒緊肢體,而旋桿用來進行固定。在操作止血帶時,首先找到患側肢體套上止血帶,將束帶穿過扣環後確實拉緊,固定的位置在出血傷口的上方。之後將旋桿旋緊,直到出血減緩後,把旋桿固定於固定槽內即可。假如傷口仍持續出血,代表需要再將旋桿旋得更緊,或是考慮在更高位(更近心端)綁上第2條止血帶。

止血帶雖然能夠有效幫助止血,但假如綁太久,末端肢體會有缺血壞死的風險。因此須儘速就醫。記得要告知救護人員或醫護人員打上止血帶的位置及時間。

假如手邊剛好沒有止血帶,可以使用身邊的長條狀的衣物布料和短棒狀的硬物(如:筷子、筆、樹枝…),一樣能做出簡易止血帶幫助止血。不建議使用皮帶和尼龍繩之類的物品直接綑綁肢體。因為這些物品都太細了,會使局部壓力過大造成組織的傷害。

假如出血位置是在軀幹或身體連接部位,例如脖子、鼠蹊部、胸腹部…等,是無法使用止血帶的,建議持續加壓止血到救護人員抵達為止。

控制出血時的其他注意事項

    在處理外出血時,有些人可能會有疑慮:怕接觸到他人的血液會受到感染。目前比較常見會經過血液、體液傳染的疾病有B肝、C肝和愛滋病,但它們的傳染途徑主要是不安全性行為、共用針頭、以及針扎等等。除非接觸的部位剛好有傷口,否則是不會經由單純接觸傳染的。如果可以的話,當然還是戴上防水手套保護會最安全。假如手上剛好有傷口,建議就不要碰觸傷患。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該怎麼初步處裡出血,未來看到流血的情況就不會慌了手腳。當然囉,在幫助他人之前,一定要先注意現場環境是否安全,以免自己也受傷。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