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不愛輕薄手機? 蘋果iPhone Air、三星Galaxy Edge翻船了

iPhone新機上市剛滿月,史上最薄僅5.6毫米的蘋果手機iPhone Air銷售慘淡,恐被打入冷宮,《民報》走訪電信門市,證實iPhone Air買氣不如預期。繼日本瑞穗證券爆料iPhone Air產量下修後,傳出三星Galaxy S25 Edge庫存賣光不再開發後繼機,為超薄手機市場投下震撼彈。
市場原先對「超薄手機」充滿信心,未料三星、蘋果推出新品後,似乎不受消費者青睞。電信門市人員分析2個可能原因,「由於iPhone Air採用虛擬SIM卡,用戶必須拿實體SIM卡前往門市換eSIM卡,且iPhone Air亮點不足,台灣用戶仍偏好使用Pro系列更強大功能。」
iPhone Air跌落神壇 產量減100萬支
iPhone Air被視為蘋果自iPhone X以來,外觀變化最大的新機。該機以「超薄機身」為最大特色,取消Pro系列的部分鏡頭配置,強調輕量化與耐用性。外界原本預期,此設計可以吸引重視手感與便攜性的消費者,但目前看來市場反應成效有限。
根據外媒報導,iPhone Air銷售速度落後於同期推出的其他iPhone 17系列新機,儘管整體iPhone 17系列銷售強勁,iPhone Air卻成為「例外」。瑞穗證券最新報導指出,蘋果正計畫將iPhone Air產量削減約100萬支,並同步上調其他機種的生產規模。
縱使部分用戶對iPhone Air的電池續航與整體使用體驗給予正面評價,但銷售情況仍不樂觀。這種情況,並非蘋果獨有,早在5月底推出Galaxy S25 Edge的三星,銷售也陷入挑戰,顯示市場尚未廣泛接受「超薄手機」。

三星Edge系列銷售慘 淪短命機型
根據外媒報導,S25 Edge銷售數字慘淡,上市首月僅售出約19萬支,截至8月累計銷售約131萬支,明顯低於三星的原先預期。反觀,同期推出的S25 Ultra銷量高達1,218萬支、標準版S25也有828萬支、連中階的S25+都賣了505萬支。
目前,三星已針對S25 Edge祭出降價,部分市場售價甚至低於689美元。《9to5Google》指出,三星已決定取消後續的Galaxy Edge系列開發計畫,意味著不會推出S26 Edge,而S25 Edge在庫存賣光後正式停產。

研發轉向折疊、AI手機
業界普遍認為,超薄手機雖能展現製程與設計實力,但在電池容量、散熱空間與多鏡頭模組的取捨上仍面臨挑戰。相較之下,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功能齊全且續航穩定的機型。外媒指出三星已取消S26 Edge,轉而強化中階機型S26+,反映市場追求穩定性能。
雖然蘋果仍計畫在2026年推出iPhone Air 2,並傳聞同步推出具折疊結構的新機(暫稱iPhone Ultra),但手機圈人士認為,若iPhone Air銷售持續疲軟,蘋果可能會重調產品策略,將重心放回Pro系列或其他裝置。
隨著折疊手機與AI智慧功能,逐漸成為高階手機市場的新焦點,「超薄」設計或許不再是廠商競爭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