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時代2】新人快閃成常態 104調查:逾3成待不滿半年

.

李孟璇
2025/09/07 06:00
企業在人力招募與留任上正面臨空前挑戰。(資料照)

台灣缺工潮持續延燒,企業在人力招募與留任上正面臨空前挑戰。104人力銀行最新發布的《2025年人資F.B.I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要花60.3天才能找到一名新員工,比前一年多出近6天;更令人頭痛的是,新人到職後半年內仍在職比例僅65.4%,等於有超過三成新人「待不滿半年就離開」。

找人難:平均要花2個月 主管職更久近80

104調查指出,2024年企業徵才難度再攀升,招募非主管職平均需53.4天,主管職更得花上77.9天。

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分析,企業若能採取多元用人策略,例如聘僱中高齡或僑外生,平均招募天數可縮短超過20%;若積極經營雇主品牌,平均可再縮短逾10天。此外,AI工具也逐漸進入人資流程,已有36.5%企業運用AI協助撰寫職缺內容、分析履歷,透過「人才魅力指數」進行推薦,提高效率。

留不住:電子資訊、服務業「快閃率」最高

而找到人之後,如何留住更是挑戰。104調查顯示,電子資訊業和一般服務業 的新人「快閃」現象最為嚴重。電子資訊業新人6個月留任率從2023年的72.5%降至66.2%;一般服務業則從67.5%大跌至59.3%,等於平均10人當中就有4人半年內離職。

鍾文雄建議,企業應更充分揭露薪資與工作內容,減少新人落差感。例如電子資訊業可加強人員分工透明度,一般服務業則需改善工作環境,若搭配性格測驗,找出價值觀相符的人才,6個月內的留任率平均可提高10個百分點;此外,完善的新人訓練、導師制度與定期主管回饋,也能有效增加員工歸屬感。

人才培育:有做卻未必有效

除了招募與留任,104的報告也點出了企業在人才培育上的矛盾。2024年有 73.3%企業進行員工培育,但高達9成以上坦言遭遇困難,包括員工自主參與意願低、培訓成效與升遷加薪未能掛勾、甚至培育對象最後仍選擇離職。

鍾文雄指出,培育計畫應切合員工需求,並與績效、升遷及薪資調整緊密連動,讓學習能帶來即時與長期回饋,否則難以真正留住人才。

攬才、留才成企業永續挑戰

104人力銀行提醒,企業攬才與留才挑戰已不只是單一部門議題,而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從招募時間拉長、新人快閃嚴重,到培育與留任困境,都凸顯台灣勞動市場的人才斷層,如何在缺工環境下,兼顧效率與員工滿意度,已成為台灣企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