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難為】銀行嚴審惹民怨 竟有詐團偽裝民眾客訴

.

彭碧媛
2025/09/07 10:30
民眾怨銀行為打詐造成帳戶凍結,業者也是有苦難言。(翻攝自google map)

面對民眾抱怨,政府為嚴打詐騙,從金流下手,導致帳戶慘遭凍結,金管會、銀行都有苦難言,金管會官員私下透露,網路上出現鋪天蓋地民怨,「很多被凍結戶其實的確和詐騙集團有關,卻偽裝成一般民眾向銀行客訴,造成銀行阻詐壓力。」

面對網路上民眾抱怨,本報致電多家銀行業者,業者私下透露,這波民眾抱怨主要都是數位帳戶使用者,由於數位帳戶開戶不用臨櫃,因此業者針對數位帳戶開戶嚴審,「導致不少詐騙技團的金流無法動用,讓詐騙集團真的痛到,才會出現詐騙集團佯裝一般民眾上網抱怨。」

高風險帳戶認定 銀行、詐團鬥智


面對記者詢問,究竟哪些條件會導致帳戶被凍結?銀行高層更直言,「若是久未使用的靜止戶突然頻繁出現金流,自然會被系統判定異常,其他的不能多說,以免被詐團識破。」儼然成為銀行和詐騙集團的鬥智。

不過銀行高層也坦承,難免會有遭到池魚之殃的民眾,只要民眾能交代清楚金流,銀行也不願得罪客戶。另名金融圈高層說,除了久未使用的帳戶突然活躍,或進出很頻繁的帳戶容易被視為高風險帳戶外,外籍籍移工的帳戶也很常因為回國後,原本使用帳戶被詐騙集團拿來利用,成為銀行關切重點。

AI成打詐助手 銀行坦言難免誤判


一名金控高層分析,「面對打詐也造成業者大幅困擾,不少同業都已引進AI模型希望減少行員工作量,不然現在櫃員都找不到人做。不過因為是AI運用難免會有誤判,此時就得仰賴人工辨識,防詐的確是金融業者今年重點工作之一。」

金管會官員也指出,目前銀行對警政執法機關開出名單,銀行會先行凍結帳戶,若是由銀行透過內部AI模型設定攔阻,銀行應先和當事人聯繫,若無法聯絡,才能凍結,「但近期的確有被凍結帳戶的持有人,其實和詐團有關,卻偽裝成一般民眾向銀行客訴,希望製造銀行更大的阻詐壓力。」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