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時代3】詹正田提5大建言解決缺工 籲政府鬆綁移工政策

.

李孟璇
2025/09/07 06:00
勞動力短缺已成為台灣產業面臨的嚴峻挑戰,營造等產業需求最迫切。(資料照)

勞動力短缺已成為台灣產業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工總最新調查,「缺工問題」已連續2年高居榜首,尤其在食品、金屬、建材、營造等產業,需求最為迫切。工總副理事長詹正田直言:「沒有工人,工廠就不能運轉,這是傳統產業最現實的困境。」

傳統產業缺工嚴重 工廠靠移工維持生產

詹正田指出,隨著少子化趨勢加劇,國內年輕人不再願意進入工廠工作,特別是搬運工、夜班等勞力密集職缺,「家裡的孩子不會再去工廠做工,沒有移工,工廠根本撐不下去。」他強調,許多工會已多次反映人才不足,營造與傳產工廠只能大量依靠外籍移工填補缺口。

提出五大建言 籲政府正視缺工結構問題

針對缺工困境,詹正田提出五項具體建議,包括放寬移工行業限制、降低就業安定費負擔、延長移工聘僱年限至14年以上、營造業比照農業外展制度、政府與輸出國協商中介費。

詹正田表示,現行移工多限於3K行業及部分製造業,但實際需求遠不止於此。他呼籲政府應鬆綁限制,讓更多傳統產業能引進外籍勞工,以確保產能不中斷;此外,現行企業每月繳交的就業安定費負擔沉重,卻缺乏透明機制,等於增加營運成本,建議應調降費用標準,避免壓縮企業競爭力。

另一方面,許多移工已經熟悉工廠作業,但因年限限制被迫離台,不僅造成人才流失,也可能引發非法滯留的社會問題。詹正田建議,政府應延長聘僱年限,甚至再開放更多彈性,以留住熟練人力並減少非法滯留風險。

而營造業同樣面臨缺工,詹正田主張可比照農業外展移工模式,建立人力共享機制,讓不同工地調度,解決營建專案的即時需求;他也點出,移工常因高額中介費背負沉重壓力,「有人做了一年還不夠付中介費。」他建議政府應直接與輸出國協商,確保移工不被中介層層剝削。

籲政府加速改革 避免產業競爭力流失

詹正田強調,缺工問題若不解決,恐將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甚至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他呼籲政府應積極回應產業需求,調整政策方向,讓勞動力政策更符合現實。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