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醫筆記】初期控制腎臟病 避免併發糖尿病、免於洗腎之苦!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才剛過,依國外統計,慢性病併發腎臟病中以糖尿病最多,如果能在初期就將腎臟病控制好,日後就可以將洗腎的比率降低,讓更多民眾免於洗腎之苦!

王舒民醫師(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
2023/11/18 06:00
「泡、水、高、貧、倦」是腎衰竭的症狀,早期發現初期腎臟病並介入治療,可有效減緩腎臟病的惡化及減少洗腎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佔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糖尿病得以更早被發現及控制,但若是輕忽症狀,血糖沒有得到妥善控制,則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也將近20%,而中風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出近3倍。.

慢性腎臟病已漸漸成為全球高盛行率的疾病之一,根據統計,全球的慢性腎臟病比率約為13.4%;而台灣約有280萬人罹病,比率為11.9%,平均每7人中就有一人被診斷有慢性腎臟病。所謂「慢性」是指腎臟因某些因素導致功能受損,抽血指數上升或產生蛋白尿,而且持續三個月以上無法恢復才定義為慢性腎臟病。依國外統計,慢性病併發腎臟病中以糖尿病最多,高血壓次之,平均每三位糖尿病患者有一位會演變為慢性腎臟病,每五位高血壓患者最終會有一位產生腎臟病的問題。

腎衰竭的症狀可以用口訣來加強印象,就是「泡、水、高、貧、倦」。泡泡尿如果每一次尿液都有,而且持續不會消失就要考慮有蛋白尿的問題,因為腎絲球壓力過高導致蛋白尿產生,如果持續惡化會導致洗腎風險增加,而且也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水腫是因為腎功能下降無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除,大部分情況下水腫會因重力的關係發生在下肢,體重也會隨之增加;腎功能變差也會影響體內的激素,連同水腫的關係使得高血壓變得嚴重,血壓過高也會進一步讓腎功能更加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另外腎臟會負責製造「紅血球生長激素」簡稱EPO,當腎功能下降時,EPO製造不足就會導致貧血;因為貧血及食慾不佳,腎臟病的患者多數會有疲倦的情形;這些症狀雖然在腎臟病的末期很常發生,但是初期腎臟病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因此我們必須仰賴適當的檢查早期發現初期腎臟病,以避免惡化為末期腎臟病。針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患者、高尿酸血症、長期服用潛在傷腎的藥物、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腎臟病高風險患者,就需要及早檢測,以期早點介入治療。

 2022年由中華民國診所協會所主辦的全民腎力篩試辦計畫,其中超過半數民眾不清楚自己的腎臟功能。在檢查全台近10萬名基層診所患者的尿液後發現,有四成患者是慢性腎臟病高風險族群。這些患者中有近六成合併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等風險因子,透過大規模的篩檢,可以讓原本自覺是「正常人」的高風險民眾更加清楚自己腎臟的狀況,如果能在初期就將腎臟病控制好,也許日後就可以將洗腎的比率降低,讓更多民眾免於洗腎之苦!

腎臟病的控制分為藥物與非藥物兩部分,非藥物首重低蛋白飲食。腎臟是重要的新陳代謝器官,主要負責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及毒素排出體外,這些毒素大部分是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含氮廢物,如果蛋白質的攝取量增加,會造成腎臟更大的負擔;因此「低蛋白」飲食可以降低腎臟的工作量,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更可以減少蛋白尿的產生;另外要避免潛在傷腎的藥物,諸如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是來路不明的草藥等都必須儘量避免;適量的喝水也可以增加腎臟的灌流量與循環,尤其是處於脫水的情形下,水分的補充更是重要。

 至於藥物的部分,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不吃西藥,認為西藥傷腎;但如果慢性病控制不好,日後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當然下游的器官包括心臟、腦部、腎臟等血液循環高的器官也會造成不可逆的變化。大部分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的過程中也不會有太大的不適,可說是優點遠大於缺點,如果只是單純的排斥用藥,等到後續的併發症發生,可就後悔莫及了。

近年來隨著醫藥發展突破,已經有證據顯示新的藥物可以延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例如SGLT2抑制劑(簡稱為排糖藥)在近期研究證據顯示,透過降低腎臟壓力、改善心衰竭及減少體內發炎可延緩腎臟病或心臟病惡化,減緩腎絲球過濾率54%的下降速度,更可達到降低洗腎以及死亡的風險。排糖藥原本設計為降血糖用藥,初始發現對於糖尿病腎病變有很大的臨床效益;隨著研究增廣,非糖尿病腎病變的保護作用更是顯著;因此,慢性腎臟病除了低蛋白飲食與控制好原發的慢性病外,有愈來愈多的實證顯示新的藥物(如排糖藥)可以有效的減緩腎臟病的惡化及減少洗腎的風險。遵循醫師的醫囑,不亂服用偏方藥物,以正確的觀念好好面對慢性腎臟病,我想腎臟病是有救的!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