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隨筆22 一群醫界老兵的回憶饗宴】失去右心室的女孩

人的心臟有四個腔室,分別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右側之間有中隔分開使不互通,而單側的房室之間則相通但有瓣膜分開,就好像是兩個房間之間有門相通連接一樣,每一個腔室各有其功能。你能想像嗎?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右心室會怎樣,還可以存活嗎?的確,某些人因為先天的發育異常可能出生就沒有右心室,然而這些人通常會併有其他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除了開刀治療外,通常不會存活太久。但是我就遇到一位小女孩因為某種原因把她的右心室摘除,至今已經超過十年以上還能好好活著,她奇妙的故事是這樣子的:
女孩當時十幾歲,是某個城市的區運游泳隊代表。有一天她在游泳池旁邊準備練習游泳時突然昏厥,所幸當時還沒進入池裡,不然一定慘遭滅頂。她被送到附近的醫院,檢查後的結論是:她可能罹患某種心律不整,懷疑是心室頻脈。在那之後,她又發生過幾次短暫性的昏厥,她父親的朋友剛好是我的病人,就介紹她來掛我的門診。我幫她做了心電圖後,發現她有陣發性且致命性的心室頻脈,就立刻將她轉入加護病房,並交由我們高雄長庚醫院心律不整治療團隊郭姓主治醫師負責治療。
這位小女孩在加護病房內治療期間,仍然反覆發作致命性的心室頻脈,試了好幾種抗心律不整的藥物都沒有什麼效果,有時候還需要給予電擊才能救回正常的心律,搞得大家非常的頭痛。經過詳細的心臟超音波、心臟電腦斷層及心臟電生理檢查,最後發現這個小女孩所罹患的居然是「誘發心律不整之右心室發育不良症」,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的遺傳性心臟病。這病現在被認為是一種心肌病變,其特徵是右心室的結構和功能異常導致心室性心律不整,病理變化是心肌細胞逐漸被脂肪和纖維組織取代,從心外膜向內擴展到心內膜,導致右心室壁變薄,心臟肌肉出現缺陷並壞死,同時會引起心律不整。臨床表現的症狀為心悸、胸痛與暈眩,是青壯年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佔所有病例的11%和運動員病例的22%。
這種心肌病變的心律不整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控制、導管灼燒術、或是在心臟裝置去氈器,最後還有一種不得已的辦法就是心臟移植。這位小女孩對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導管灼燒術在那時候還未盛行,且在心臟電生理檢查中發現心律不整的起源不止一處,若要電燒不知道要把焦點放在那裡。我們也考慮幫病人裝置心臟去顫器,但是因為這位病人心律不整頻繁地發作,如果裝上心臟去顫器,很可能因為反覆啟動心臟電擊,導致電擊器內的電量在短時間內就會被耗光,也不是辦法。心臟移植對這位小女孩是個沉重的負擔,更何況要等到一個合適的心臟可以移植,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治療方法讓整個團隊非常傷腦筋,後來經過心臟內、外科聯合討論,有人提議如果這個病人的亂源是在右心室,能不能把它右心室切除?大家去探索文獻後,發現居然有類似的手術治療方法報告。在跟小女孩的家屬討論後,我們就決定幫病人開刀切除她的右心室,終於在心臟外科張主任主刀之下成功地摘除了這個病人的右心室,把她的上、下腔靜脈的血流經右心房直接就接往肺動脈,完成了類似一種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方譚式手術」。這位病人術後再也沒有心律不整的發生,也沒有心臟衰竭,至今存活己超過十年,就跟一般正常人沒有兩樣,據說她現在改練芭蕾舞,是一位職業舞者,一位沒有右心室的奇特女人。
這個案例讓我想起更以前我在林口長庚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也曾遇過一個類似的男性病人,他也是因為反覆性心室頻脈而昏厥,最後被診斷出同樣是這種「誘發心律不整之右心室發育不良症」,但他當時在林口長庚、台北榮總及台大各大醫院之間輾轉接受各種治療,最終還是因為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而過世。因為這種結締及脂肪組織雖經治療,依然會在右心室再度增生,最後總還是走上不歸路。
在前的男病人治療失敗,在後的女病人卻治療成功,所以說:病人若是得到無法治療的疾病,千萬不要氣餒,因為醫學不斷地在進步,以前沒有藥物或其他辦法治療的疾病,現在可能會有新的治療方法出現,特別是在腫瘤醫學治療方面進展更是突飛猛進,可以讓病人減輕症狀或痛苦,延長病人的生命甚至可以完全治療,讓病人可以存活下來,甚至回到正常的生活。所以人類會活得越來越長,不是沒有道理。我有一個朋友罹患肝癌,發生肝癌破裂還轉移到腹腔,經過各種治療方法包括開刀及化學治療都沒有好的效果,後來試了最新的免疫治療,肝癌居然完全消失,至今存活己超過了三年,可謂奇蹟,而這個醫學的進步真的是不可日語。所以當醫師的也要終身不斷地學習,因為舊案例可以當作新案例的一個參考及治療根據;並且也要研讀最新文獻,參加各種研討會或病例討論會,以求跟上時代的腳步。除了自我精進,也要不斷傳承經驗,資深的醫師一定要把特殊的經驗傳授給年輕的一代,以避免他們多走一些冤枉路,造成對病人的傷害,我不是說老資格的醫師就一定比較厲害,但是往往因為他們看過的病例比較多,所累積的經驗相對就會比較豐富,有些病在他過去的治療中已經得到了啟發及經驗,可以對後來的病例有所幫忙。
另外一提,所有的病人應該接受醫師的建議好好治療,有問題時可以隨時諮詢醫師,病人覺得不合理或疑問時可以徵詢另外一位醫師的第二意見。有些病人為了某種原因,沒有聽醫生的勸告,自行貿然停止治療,特別是某些必要的藥物,因而發生嚴重的後果。我們另有一位小女孩病人也有心室頻脈,經檢查後不是上述的誘發心律不整之右心室發育不良症,她接受乙型交感阻斷劑治療的效果非常好,服藥以後再也沒有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但是在她長大結婚準備懷孕時,沒有經過醫師的諮詢及允許下,自行貿然的停止服用藥物,結果發生猝死,造或令人惋惜遺憾的悲劇。
這個切除了右心室的而後能正常生活的女病人,讓我們增加了經驗,知道心臟藥物無法控制的右心室疾病,是可以用切除整個右心室的辦法來治療的;而對於以心臟藥物能控制的疾病,尤其是抗心律不整的特殊藥物則不要貿然自行停藥,這是我對心臟病人誠懇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