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蘭專欄】餘生,不是剩餘的人生,是一點兒不留餘地的去開創享受人生

文學家、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3月28日凌晨辭世,享嵩壽101歲。齊邦媛80歲時住進養生村,完成30萬字的回憶錄「巨流河」震動華文世界。

程金蘭(資深媒體人)
2024/04/19 06:23
齊邦媛2011年5月出席《巨流河》朗讀會(向陽提供、應鳳凰攝影)圖/文化部提供

她輕巧的說不,將世俗價值條條框框捆綁掙脫。齊邦媛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移風易俗,四月十二日在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報頭底下有粉紅色為底有花有鳥的彩色訃聞【所信的道我已守住了 當跑的路我已跑盡了 感謝百載護我愛我的親人好友 感謝長庚養生村予我二十載的靜謐寫作暨悠然養生境界。感謝長庚醫院系統二十載予我的醫護暨健康。再次感謝所有一切賜予我的溫暖。 羅齊邦媛】

不假他人之名的謝幕,齊邦媛離世後她向世人表達感激。

齊邦媛告訴聯合報記者,一旦離開這個世界,希望大家不要特別為她舉辦追思會「我不是一個熱鬧的人,我想我應該做一個好的表率,不要叫別人拿俗套紀念我。」她交代記者告訴親友和讀者「我很愛大家,如果我走了,希望大家安安靜靜高高興興的紀念。」她要做表率,對於死亡她做好準備,寫好訃聞也交代不要悲傷繁雜儀式,要大家安靜高興的紀念,她一直堅持做自己。

2005年的時代背景,還是養兒防老,老年應該和兒女同住接受奉養幫忙帶孫子的社會價值,但凡住養老院是形同「沒人要」「被遺棄」的社會眼光給高壓憐憫的關注。

人生思索,面對於時間的感知並非等速,小時候覺得每一天都過得很慢,但是人到一定年齡,有些特別的經歷,時間的分割開始不是分秒日月,而是事件,一樁樁奔來的事件……

齊邦媛在他先生羅昌裕生病住院療養後,沒有選擇與在美國在台灣的三個兒子家人同住,她選擇餘生獨自入住長庚養生村,齊邦媛在《一生中的一天》重新出版時,她將她2005年80歲拿著廣告單搭計程車尋林口找養生村,被司機質疑有三個兒子為何還要自己來住養生的時代氛圍描寫的清楚。同時將住進養生村五年寫《巨流河》的日記公諸於世。

齊邦媛曾說,她對台灣文學的態度是奉獻、是感情。《巨流河》獻給所有為國家獻身的人。圖/取自博客來

齊邦媛曾經形容自己是「舊時代的女子」武漢大學畢業一年就嫁為人妻,接著隨著先生工作到台中,三個孩子陸續出世,一直在人子、人妻、人母和教書各種腳色的「人堆中」生活。她在美國兒子家住半年後細數「我有我的生活,也知道三代近距離生活的艱難,不希望喜怒哀樂家人都要管」自己決意住進長庚養生村。

齊邦媛是長庚養生村的第十七位入住者,當時台塑集團創辦人也是養生村的創辦者王永慶曾經見面,她肯定王永慶的高瞻遠矚,同時自述說「對於我這樣的暮年活法,世人懂得愈深切愈好,人生不在皺紋中全盤失陷,尚有可以超越之策。」

所謂餘生,不是剩餘的人生,而是一點兒都不餘地的去享受開展人生。

齊邦媛的八十歲「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是怎樣的生活、怎樣的過去,我如何把一間最後的書房住成了一個家。」那是一個吳爾芙所謂「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她自住安排時間空間把養生村二十坪房間用來安置舒展身心,俯仰自適的,在明亮窗前和燈下「日升月落最後的書房」用紙筆醅酒開封,品味回望人生道路,書寫從東北長城外巨流河一路濤濤流到台灣南端恆春啞口海的生命之書家族記憶。

齊邦媛在養生村渡過二十年,2005年的3月16 日入住到2024年3月28日離世,留下許多當代面對生老病死,人生價值乃至高齡化社會老年安身立命的社會需求議題,值得深刻思索。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