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平議「台灣台語」正名之爭 公權力勿干預族語
文化部規劃把閩南話正名為「台灣台語」,反對者抨擊為「福佬鴨霸心態」、「語言霸權」,主張正名的一方則以「挑撥離間」反擊,由於雙方皆流於意氣之爭,主管當局應更多方諮詢和討論,不宜倉促行事。
現今民主國家除規定官方語言外,皆避免干預族群語言,以日本為例,日語雖係為「公用語」與「國語」,但並無官方地(official status),政府只規定公文書、法律文件與學校課本等使用日文。
台灣過去的語言不正義,肇因於公權力不當干預,先是強推國語壓制本土語言,又制訂法令把「台灣話」改為「閩南話」,並禁止在學校及媒體使用,這種排他而不包容、歧視而不尊重的語言政策,是為語言不正義,隨著平權意識崛起,行政院已把三種本土語言提升為國家語言,而不是被歧視的方言。
然而,文化部擬將閩南話正名為「台灣台語」,邏輯有問題,也意味客語和原民語不是「台語」,而是台灣的少數族語,跟現行語言平權政策互相矛盾,難怪引起反彈和異議。
那麼,同樣是閩南話,廈門人稱為廈門話,台灣人能否稱為台灣話?當然可以,從清朝到日治時期,台灣的閩南話一直被稱為「台灣話」或「台灣語」,目前台灣社會也以閩南話來代表「台語」。
不過,許多語言學者和藝文界人士對於閩南話獨佔「台語」地位感到不滿,而發出不平之鳴,筆者整理丁邦新、謝雲飛、鍾榮富、羅肇錦、陳秀琪、陳毓鈞等學者之評論如下:
1.以閩南話代表「台語」,漠視客家及其他族群的平等權利;2.很多人不能接受北京話代表國語,卻強調閩南話代表「台語」,這是認知矛盾、以暴易暴;3.客家人與閩南人四百年一起來台開疆闢土,客家話卻不被承認為「台語」,這是沙文主義的鴨霸心態。
1992年,歷史學者李筱峰在「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指出,以鶴佬話(閩南話)作為「台灣話」的專利和正統,這種「鶴佬人沙文主義,只會讓其他語族的同胞退避三舍。」
作家楊青矗在探討八0年代以來台灣政治及社會運動的文章指出:「台灣話應包括客家話、福佬話和原住民話。」1991年7月,台語文研究會議一致決議「『台語』一詞是指台灣各族群的母語」,作家鍾肇政生前曾感嘆,客語及原民語被摒除於台語之外,有違尊重少數及弱勢之道。
2004年,作家盧孝治在憶念鍾氏的文章說,有些人習慣性地說台語是河洛話,講河洛話的人是台灣人,而客家是客家,鍾老糾正這個錯誤疾呼:「客家話也是台語,客家人也是台灣人。」
最新發展是台彎客家語文學會等客家社團連署抗議:「將閩南語竄改並獨佔『台語』一詞」,並要求主管部門遵守《國家語言發展法》中「台灣各族群母語名稱及地位一律平等」之規定,尊重教育中立之客觀價值,避免政治干擾。
從上述可知,隨著「台灣」意識抬頭,不只閩南語族的要求正名,其他族群也要求語言平權,台灣是多元民主社會,閩南語族意見領袖們豈能充耳不聞?
閩南話可代表「台語」,但「代表」不等於「獨佔」 閩南族群的意見領袖應展現包容和尊重少數的民主素養,向社會宣示:鶴佬話(閩南話)是台語,其他族語也是台語,如此方有助於閩南話代表台語的道德立場和地位。
政府可撤銷上世紀把台灣話改為閩南話的法令,但切勿制訂具有排他性而惹引族群衝突的新法令,重蹈國府時期公權力干預族語的覆轍;語言政策的當務之急,是輔導和獎勵推行母語教育,提升民眾尤其年輕世代對母語的信心和重視,先療癒母語自卑的集體症候群,才有可能實現多語文化的國家發展目標。
日本殖民當局於20世紀初編纂之《日臺大辭典》及《臺日大辭典》,雖以福建(閩南)話代表臺灣語,但其主編、「台灣語言學之父」小川尚義也表明,台灣語涵蓋漳泉語、客人語及蕃語(南島原民語)等,這些都是他研究台灣語的範圍。
當時總督府土地調查報告也提到,「台灣語」應包含福建(閩南)話、廣東(客家)話和高砂(原民)話等族語,顯見編辭典雖以閩南話代表台灣語,但台灣語包含各族語言,二者並無矛盾。
事實上,「閩南話」一詞並不是國民黨政府杜撰的,而是語言學裡確立的世界語系之一,英文學名Fukien,分布於中國閩南、廈門、南洋、菲律賓、台灣等地,另稱福建話、咱人話、廈門話、台灣話等;中國的漢文大辭典都有「閩南話」一詞條,解釋其特色及分布地區。
如果台語學界認為「閩南話」一詞不好,可研議更名為「鶴佬話」、「鶴佬台語」等,政府亦可就過去干預族語的錯誤政策尋求補救之道,但應避免族群歧視及衝突;閩南台語可擁有代表「台語」的傳統地位,但其他族群的語言平權必須依法得到保障。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