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秦剛、宋濤與「特務外交」》讀後感

社會主義共產中國併吞台灣謀略深遠超乎專家想像。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譚慎格專論《秦剛、宋濤與「特務外交」》提及: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出身情報機構,這是中國新外交路線的象徵,美國和台灣必須準備長期對抗中國新的灰色地帶「特務」外交。
譚慎格指出,中國的新外交路線不是由職業外交官負責推動,而是聽命於專業的情報官員,這意味著中國的全球外交不再以普遍的國際法規範為基礎;中國的外交模式已經偏好非外交運作、影響力、黑色宣傳、造謠毀謗、諜報行動,以及在官方關係之外另闢蹊徑。
.png)
除了秦剛,另一位人物則是新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部長級主任宋濤,《秦、宋特務外交》一文指出,宋從一個省級無名小卒爬升到印度新德里的「王牌大間諜」,這暗示了他的情報背景(習近平這樣的人事佈局,與民主國家陣線印太區域安全不無關係),宋從「外事」官僚晉升到中聯部部長和中央委員,僅花了15年的時間,從原本應退休的崗位上重新獲得重用,領導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證明宋是個不可多得的「統一戰線」奇才。
該文作者認為,2023年習近平的國際關係的總體政策,尤其是對台政策,將由秦剛和宋濤這種具備情報和「主動出擊」背景的領導幹部來執行,美國和台灣的外交官都必須「使出看家本領」,準備長期對抗中國的「特務」外交。
《秦、宋特務外交》一文令筆者連想,長久以來中華民國各政黨,已有多位假借其他名義,其實暗地裡挾帶特殊任務,且頻繁往返中國福建等地,在台灣各界皆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這批親中的中華民國「特務」,勢必將在2023年扮演裡應外合之角色,與北京當局秦、宋等情報系統人馬積極呼應,可見台灣人民其實沒有時間和餘力,「長期」對抗中國新的灰色地帶「特務」外交。

台灣人民是印太區域「戰略清晰」的核心,可說是舉足輕重,2018至2020年間「台灣人民對抗中國之自決行動」實已完成,台灣分段式「自決投票」前半場已然告一段落,對此美國等民主國家皆給予正面的評價。
然台灣人民必須再一次主動地站起來,追加具有「獨立建國」法理意義之民主程序,並向國際社會正確的發聲,亦即「台灣問題國際化」;台灣人民主動、具體的行動,是亞洲日本、歐美等民主國家,為建構印太區域安全與發展不可或缺之一環,在催生台灣成為民主國家之一員,以對抗霸權社會主義中國,維護民主自由體系舉足輕重。
2023年台灣人民首要任務,是全民「分工合作」釐清台灣現狀的事實,為2024大選發動行使「自決權」做好準備:在面對民主同盟國家在印太區域安全「戰略清晰」之佈局上,台灣位居該地區樞紐位置,執政黨(民進黨)應該做、可以做正確的回應;另一面,台灣人民必須加緊腳步,檢討如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讓選民充分了解「台灣獨立建國之必要性」等基本認知。
上述2023年首要之課題,是台灣人民打破「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之唯一方式,更是台灣人民建立自己國家最後的機會,為此,筆者要呼籲民進黨新任黨主席賴清德,儘速、確實地整頓參謀顧問人選以及政策主張。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