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白袍之呼吸治療師2】呼吸重症可預防! 肺復原門診降低反覆住院機率

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預防醫學格外重要,呼吸上的重症該如何預防?讓呼吸治療師藉由肺復原門診,幫大家做呼吸的預防醫學。

黃星若/專題報導
2023/05/27 06:00 2023/05/27 11:54
在呼吸訓練師的指導下,讓運動幫助患者肺活量、肌肉量增加。圖/陳賜哿攝

隨著長照和高齡化社會,預防醫學的概念也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呼吸上的疾病可預防嗎?怎麼預防?

曾到日本學過長照計畫的土城醫院呼吸治療師張秀梅,發現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有著極好的「肺復原」概念,也就是將預防醫學的概念運用在呼吸治療上,提早知道呼吸可能發生的問題,提早預防,減少重症的發生率。

肺復原門診 呼吸疾病與肺功能的預防醫學

在台灣,「肺復原門診」可說是呼吸疾病及肺功能的預防醫學,不少醫院都有在胸腔內科底下設立「肺復原門診」。

「間歇性陽壓呼吸器」,改善肺部擴張不全及氣體交換。圖/陳賜哿攝

什麼樣的病患需要看「肺復原門診」?張秀梅表示,當住院病患要返家前,他們會做長期呼吸照護的評估,若有清痰等呼吸照護的需求,就會建議看「肺復原門診」;若本身是老菸槍,或是已發現呼吸上的問題,但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想早一點接受呼吸治療,也可自行到胸腔內科門診掛號,接受「肺復原治療」。

依據台灣健保制度,肺復原門診比照復健治療,看一次胸腔科可做六次肺復原治療,不過張秀梅指出,和一般復健運動訓練很大的差異是,肺復原治療的病患大多是45歲以上的族群,目的也不是完全復原,而是預防惡化,幫助有肺塌陷、肺纖維化、上呼吸道有腫瘤等呼吸症狀的病患,恢復較好的生活品質。

在「肺復原門診」中,常看到患者穿著「拍痰背心」,藉由一分鐘600到900下的震動,有的還會以引流床頭讓身體採低腳高的姿勢,幫助患者痰液排出;還會藉由負壓呼吸器、間歇性陽壓呼吸器、誘發式肺量計,幫助手術後或肺擴張不全的病患進行「肺擴張運動」。呼吸治療師們還會對病患做衛教教學,包括水分如何攝取、藥物怎麼吸入、怎麼走路爬樓梯、怎麼深呼吸,都會有詳細的教導,希望從日常生活上落實,減少病患一直急性發作反覆住院的機率。

「拍痰背心」加上「引流床」,能讓患者自然有效地咳出痰。圖/陳賜哿攝
「負壓呼吸器」,可使肺部擴張,改善肺不通氣。圖/陳賜哿攝 

在惡化之前維持並預防 減少反覆住院機率

輔大醫院呼吸治療組長趙克耘表示,輔大醫院雖才成立5年,「肺復原門診」就已佔了全台灣第一的服務量,他們特地為了白天上班的民眾開設晚診,每天早、午、晚加上假日門診,希望能幫助更多民眾,而從每月來診量都破千人次,且病患大多持續前來治療來看,肺復原治療確實有其迫切的必要性。

「肺部受損後無法恢復百分百的功能,呼吸治療師正是要教大家如何維持現有肺功能的量能,並回復到日常的生活品質。」趙克耘指出,心肺功能會隨著老化持續下降,原本就有呼吸疾病的病人或長期抽菸的患者,肺功能掉的速度會比平常人更快,且每發作一次就直線性下降,回不去過去的水平,只能維持並延緩惡化。

趙克耘進一步指出,呼吸每分每秒都在進行中,年長者肌肉量不夠會導致呼吸肌肉無力進行運動,容易喘不過氣。因此他們也特地在「肺復原門診」中放置可連結智慧裝置的運動器材,在呼吸訓練師的指導下,讓運動幫助病患肺活量、肌肉量增加。有時還會啟動跨領域機制,將較肥胖的患者轉介到睡眠中心看有沒有呼吸中止症、或肌力不足的患者轉介營養師,教導如何攝取蛋白質維持體力。

對有慢性呼吸疾病症狀的民眾來說,嚴重時一年得住院3、4次,但趙克耘指出,從門診許多實際案例可發現,進行肺復原治療後,這些病患因固定清痰、遵循正確生活方式,住院次數明顯減少,甚至變成不需住院。「這是為什麼必要推動肺復原的原因,是要在惡化之前做適當的維持,是一種預防醫學的概念。」

土城醫院就有一位106歲的老人家,在重感冒就診時,醫生因他長期抽菸,建議他看「肺復原門診」,讓呼吸治療師教導如何清痰,現在每周前來做肺復原治療已是他的固定行程,也因清痰得當,大大減少了過去常因肺部發炎發燒的症狀,健康狀況極佳。

及早預防呼吸症狀 讓超高齡社會與健康並行

中華民國呼吸治療師公會常務理事楊玲玲指出,依據之前健保費用統計,有重大傷病卡的出院病患,花費最多的包括有:惡性腫瘤、慢性精障、洗腎、呼吸器依賴,但若把總額去除以人數,每一年每一人花掉健保費用最高的重大傷病就是「呼吸器依賴」,不過在近年來照護整合計畫實施,該項費用總支出已開始在下降之中。

她表示,台灣也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提供民眾好的呼吸方法,平常怎麼將心肺功能建立維持,讓感染時可以有好的呼吸方法自我照護,這些訓練其實在平常都可以做得到。一旦預防做得好,呼吸重症會降低,氣切的機率,甚至呼吸器依賴的人數也都會跟著降低,健保費用支出也能有目標性的降低。

「沒有人想要一直住院。」張秀梅說,若是發現自己反覆痰多、咳出來的痰是有顏色的,或持續乾咳,都要警覺可能是肺部出現問題,建議提早就診來做呼吸訓練;趙克耘也呼籲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除了定時於胸腔內科門診追蹤病況之外,也能定期接受肺復原療程,以預防醫學的觀點切入,減少反覆住院和疾病惡化的可能。

呼吸治療師教你呼吸小知識

˙腹式呼吸好處多

正確的腹式呼吸,是用鼻子緩慢且深吸氣,吸氣時腹部向外擴張,而後嘴巴撅起吐氣,腹部自然內縮凹下,維持吸氣。1秒、吐氣3秒的吸吐比例。此種呼吸法會讓橫膈膜伸展,讓肺完整擴張,使得呼吸的空間變大,幫助身體進行充分的氣體交換,也幫助含氧量增加。

˙突然喘不過氣怎麼辦?

突然喘不過氣,可放鬆肩膀及手臂,將身體向前傾,將手至於大腿上;或放鬆肩膀與手臂趴於桌上,頭部與上胸部用枕頭或衣物支撐,使身體保持能確實吐氣的姿勢。若無法緩解,要立即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以遊戲進行呼吸訓練

若想對家中小孩或老人進行呼吸訓練,運用小遊戲是不錯的方式,包括吹卡祖笛、吹乒乓球和吹衛生紙,都可進行深吸氣和呼氣,能達到肺擴張成效,並能導致將痰咳出的有效咳嗽。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