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變形蟲死亡案例 專家:食腦變形蟲不是阿米巴原蟲 氯也不能百分之百殺死

專家指出,食腦變形蟲和阿米巴原蟲完全不相同,目前所公布「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不正確的名稱,應正名為「福氏內格里蟲」或俗稱的「食腦變形蟲」,且氯也不能完全殺死牠,目前尚未有藥物可醫治。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3/08/15 11:43
專家表示,食腦變形蟲不是阿米巴原蟲,氯也不能百分之百殺死。圖/維基百科、shutterstock合成

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染上「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從出現症狀到死亡只有短短一週的時間,震驚各界,也是台灣時隔12年再次出現的死亡病例。不過針對疾管署所公布的資料,有生物相關背景博士的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蘇稚仁指出,「福氏內格里蟲」和「阿米巴原蟲」在科學分類上不同科、不同屬、不同種,在治療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因此目前所公布「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不正確的名稱,應正名為「福氏內格里蟲」或俗稱的「食腦變形蟲」,且氯也不能完全殺死牠。

食腦變形蟲是什麼?

蘇稚仁表示,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蟲」,在科學分類上是根足綱、變形目、簡變科、內格里蟲屬、福氏內格里變形蟲種,但福氏內格里原蟲並非阿米巴原蟲,只是在環境適於生存時,會以類阿米巴的形式存在,故常被誤認為是阿米巴原蟲的一種。但阿米巴原蟲在分類上是變形蟲科、變形蟲屬、泥生變形蟲種,兩者大大不同。

「福氏內格里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蟲,偏好溫暖的地方,就連在46℃的環境中都可以存活,因此夏天尤其好發,淡水湖泊、河川、土壤中、溫泉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水、熱水器、工廠排出的溫水等處,都可發現其蹤跡。

另外,阿米巴原蟲主要是造成造成腸胃道疾病,治療會偏向腸胃道治療方法,但福氏內格里蟲在人體是引發腦內症狀,治療起來相對困難許多。

食腦變形蟲感染症狀有哪些?

疾管署指出,食腦變形蟲平均潛伏期為5天,從 1到7天都有,一開始可能出現頭痛、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病程進展十分快速,之後會出現頸部僵硬、意識改變、抽搐、出現幻覺、喪失平衡感,發病後死亡率達 99 %。通常在感染後的一周會快速惡化,並在第 7 天至 14 天內死亡。

這種因不幸因福氏內格里蟲導致腦膜腦炎的症狀,稱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蘇稚仁表示,這是因為福氏內格里在腦裡是屬於類阿米巴的型態而有此病名,不過案例相當罕見,不僅全世界都僅有零星個案,台灣也是2011年後,時隔12年出現的第二起確診個案。

食腦變形蟲蟲體由鼻腔進入人體後,經由嗅覺神經進入大腦引發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不會透過人與人傳播,即使是以飲用方式也不會感染,因此雖說死亡率高,但感染機率卻是相當低。

如何預防及治療食腦變形蟲感染?

台灣寄生蟲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針對食腦變形蟲感染目前尚無特效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都對食腦變形蟲無效,只有抗黴菌藥物有些微功效。

為防止感染,疾管署呼籲民眾,在進行水上活動、泡溫泉時,盡量不要將頭部浸泡在水中,或者可以使用鼻夾防範水進入鼻腔,若在野外水域玩水,另應避免攪動底部的池水或淤泥,以降低感染風險。

含氯量高能殺死食腦變形蟲嗎?

蘇稚仁指出,食腦變形蟲會以3種型態存在在自然界中,當環境適於它生存時,會以類阿米巴的形式存在,在土壤或水中尋找細菌做為食物;當環境不大好的時候,就會長出鞭毛成為鞭毛蟲的型態尋找適合生存之地;當環境極度惡劣時則會變成囊胞來度過艱困時期。因此,想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事,他建議大家近期最好不要到戶外戲水,室內戲水池也要注意水源,若水源是地下水而非自來水,就較容易有感染風險。

不過他也表示,氯並沒辦法完全讓食腦變形蟲消失,水中氯濃度高只是不適合蟲體繁殖,原本存在的食腦變形蟲並不會因此殺死,且氯濃度若過高也也會對人體產生風險。

疾管署提醒民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感染病例十分罕見,但致死率高,不得不慎,要是玩水或泡溫泉後,突然頭痛、發燒、噁心、嘔吐,甚至頸部僵硬、意識改變,請馬上就醫檢查,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