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蘭專欄】拜登最大的敵人是衰老

美國81歲總統拜登公開向世界演繹衰老的煎熬和悲壯,他一邊掙扎著維持體面,又一邊面對千夫所指他老到無法連任,華爾街日報民意調查在辯論會後有80%民眾認為他不適任美國總統。
「too old to work?」衰老是最大敵人,拜登的對手似乎不是川普,而是時間、是不可逆轉的衰老,即便美國是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總統擁有最大權威以及最為精湛的醫療團隊,但是在二十一世紀人類長壽卻「衰老」的敘事卻如此毫無掩飾的公開展現在世人面前。
衰老的直面是死亡,但死亡是瞬間,衰老卻是漫長的煎熬。翻看著美國桂冠詩人唐納.霍爾的八十歲後隨筆《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一書,他直言「無論我們多警覺,無論我們多自覺多瞭解會發生什麼事,老年依舊是難以預料的未知星際地帶__」問題不在死,而在老,經常失去平衡又不時的恍惚,既要掙扎抗老,卻又無法不接受身體卡卡遲緩的事實。

影星喬治.克魯尼七月十一日投稿紐約時報「我愛拜登,但他是時候退出了!」文章,喬治.克魯尼直接坦白的說出「有一場戰鬥他贏不了,那就是與時間的鬥爭。我們誰都做不到。」人定勝天?長生不老自古便是夢想神話,生技抗老的路始終還在顛簸摸索。
美國總統大選在十一月,距離七月的現在還有四個月,如何逆轉拜登太老而不適任的問題,持續露臉辯解是特效藥還是反效果?拜登六月二十七日在亞特蘭大的電視辯論會失態的忘詞、聲調沙啞緩慢表現,引發鋪天蓋地的年齡和精神狀態的批評質疑,「喬.拜登適合當總統嗎?」「拜登能送給美國最好的禮物是退選__」螢幕前的拜登讓美國媒體輿論和民眾驚訝,民調和各種勸退壓力有增無減。
但是美國總統拜登事後歸咎於感冒疲勞,辯論會後一週的七月五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喬治.詩特凡諾普洛斯的22分鐘訪問,希望能夠改變輿論,但是沒想到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事後受訪卻做出「我不認為他還有能力再做四年」評論。
為了回應民主黨內日益高漲的換人呼聲,美國總統拜登七月十一日開記者會,再次重申參選到底的決心,但是衰老並未停歇的持續凌虐,記者會上拜登仍然發生口誤,將川普和副總統賀錦麗名字混淆,並沒有澄清外界質疑已久的年齡和精神狀態問題,終究再次讓世人看見他「too old to work?」的衰老問題。
繞不過去的「too old to work ?」爭議是美國年底總統大選的主軸,兩位總統候選人拜登81歲、川普78歲都面對時間挑戰面對衰老的無情摧殘,時間每天每分每秒在走,而衰老也分分秒秒持續進行,隨著競選募款演講活動愈多,政見攻防是重點,但「老」的行動遲緩、叫錯名字、眼神放空茫然、說錯話等肢體情境新聞更是被關注被放大鏡檢視的重點。
「too old to work?」是美國大選公開演繹的世界性問題,放在台灣政壇新陳代謝快速,則沒有類似問題,但是台灣自2021年至今連續42個月生不如死,2024年世界出生率排名墊底,持續降低到1.1,2025年65歲以上老人超過20.8%約有485萬人的超高齡化的高速發展,勞動力急速降低,則是必需逆向思考開放更多高齡者勞動力進入就業市場,填補國家社會經濟發展。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