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法說》2026年資本支出破200億 梁次震曝廣達擴產3挑戰
.
江星翰
廣達配合「美國製造」政策,加速在美擴大布局L10、L11高階組裝產線,副董事長梁次震12日在法說會透露,為了當地基礎建設傷腦筋,「美國的最大挑戰不是土地,是電力。AI(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大,取得穩定電力資源才有競爭力。」
資本支出站上200億大關
廣達指出,因應客戶需求,將持續擴充產能,預估2026年底前,AI伺服器產能將比目前多出一倍以上。2025年資本支出約200億元,「明年會持續增加以支應AI擴張需求。」廣達高層人士說。
挑戰1:電力供應穩定性
談到布局美國市場,梁次震指出,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時間性是關鍵,尤其在不同地區的電力供應並非總是即時的。因此廣達加碼投資美國,就有不少資金用於建置電力設備。
挑戰2:測試耗電時間長
廣達財務長楊俊烈說,目前生產線最大電力耗費就在測試階段。AI伺服器的測試時間約需6至8週的時間,廣達正努力將測試時間與週期縮短至6周左右,藉此提升測試效率與節省用電。
延伸閱讀》廣達AI伺服器旺到2027年 烏龜飛天超狂財測曝光
挑戰3:新品排程和良率
梁次震坦言,除了電力限制,新型AI伺服器產品的排程、良率都有挑戰。他進一步指出,所有零組件供應環節,若出現短缺或吃緊的情況,就很難縮點測試時間。
這也顯示,廣達的AI軍備賽不只是技術的競爭,更考驗對基礎設施、供應鏈管理,以及製造良率的全面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