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5年存活率高於血液透析 使用率卻僅7.5%

國內洗腎病患多選擇如稱「洗血」的「血液透析」,但台大醫師指出,被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5年存活率明顯優於血液透析,可謂是「贏在起跑點」。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12/18 13:54
台大團隊開發1:1的腹膜透析擬真教具,幫助病友與家屬們能夠快速上手。圖/黃星若攝

國內洗腎患者可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方式,根據台大醫療團隊統計,「腹膜透析」的5年存活率明顯優於血液透析,但國內選擇腹膜透析的患者卻只有7.5%,遠低於歐美和其他亞洲國家。台大醫院腎臟科主任黃政文認為,患者對於腹膜透析要自己操作有所疑慮,但腹膜透析的病人在存活率、住院率、急診率等方面表現更好,腎功能保留時間也更長,可謂「贏在起跑點」。

腎臟病位列國人10大死因,長期高血壓、糖尿病、腎絲球腎炎以及腎毒性藥物等,都是讓腎臟病惡化的元凶,一旦腎臟病進入末期,只有進入「洗腎」一途。目前洗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俗稱「洗血」的 「血液透析」,得定期到醫療院所執行;另一種是被稱為「洗肚子」的 「腹膜透析」,可以自行在家進行。

黃政文說明,「腹膜」是覆蓋在腹腔的一層薄膜,可以替代腎臟進行毒素過濾,將毒素與多餘水分排出體外,以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因此腹膜透析常被民眾暱稱為「洗肚子」。

與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具備6大優勢,包括:治療時間彈性、無需頻繁就診、較少飲食限制、血壓穩定、殘餘腎功能儲存,以及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性,成為近年國際優先推薦的治療方式。

黃政文指出,根據最新台灣腎病年報資料,2012至2016年腹膜透析病友5年累積存活率69.5%,比血液透析病友的53.5%高出1成6,這可能與腹膜透析過程的血壓較平穩有關,因此腹膜透析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對是相對較安全的透析方式。另外,腹膜透析具有保留殘餘腎功能的優勢,讓病友繼續擁有排尿功能;且因治療時間彈性,能幫助腎友實現更多人生的夢想清單,兼顧工作與生活。

不過雖說腹膜透析優點多,但根據統計,台灣選擇居家腹膜透析者僅7.5%,明顯低於歐美與亞洲其他國家,且甚至使用的比例逐年下降。黃政文認為,主要是患者對於自我照護感到擔心,也有患者覺得腹膜透析比較洗不乾淨,怕容易感染等疑慮,造成選擇腹膜透析人數少。

台大醫院自1964年起,由「台灣腎臟醫學之父」陳萬裕教授攜手嚴澯鑫教授開啟國內腹膜透析治療先河,創立全台第一個腹膜透析團隊、打造全亞洲規模最大腹膜透析中心、引進腹膜透析雲端管理系統、推出「i PD 腹透妙管家」互動式衛教工具,60年來一直執台灣腹膜透析牛耳。」在成立一甲子之際,病友們也回到台大分享心得,病友張先生和黃先生都表示,因爲選擇腹膜透析,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台大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主任姜至剛表示,台大腹膜透析每年服務超過400人、佔全院透析病人的74.7%,人數與比例皆是全國第一高。然而,台灣選擇居家腹膜透析者僅7.5%,明顯低於歐美與亞洲其他國家。對此,團隊開發出1:1比例的腹膜透析擬真教具,幫助腎友與家屬反覆操作,快速上手;另外,台大醫院腹膜透析團隊也推出「i PD 腹透妙管家」互動式衛教工具,幫助腎友快速排解實際操作遇到的問題;且導入腹膜透析雲端管理系統,實現更精準的遠距照護,幫助醫護人員及時獲得腎友居家洗腎數據,及時發現問題,適時提供協助,全面守護腎友健康。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