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變革進行式】體驗經濟當道 零售業下一步靠什麼突圍?

台灣零售市場正加速轉型!昨(10)日,全聯全電商營運部特助羅煒茜指出,台灣消費市場的變化受到消費者需求、產業競爭、數位科技、政策法規與社會文化等多重因素推動,逐漸從「價格導向」轉向「體驗導向」。她強調,未來零售競爭將不僅是商品價格的比拼,而是誰能透過數據驅動,提供最符合需求的購物體驗,就能脫穎而出。
消費習慣轉變 體驗成核心趨勢
羅煒茜分析,目前台灣市場呈現多樣化,消費者的世代價值觀、消費習慣、便利需求與價格敏感度都在持續變動,「但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從價格導向,漸漸趨近於體驗導向,消費者不再只是買了就走,而是更在意整體體驗,呈現出一種user-driven(使用者主導)的行為。」
這樣的趨勢顯示,零售業者若僅停留在商品供應,很難建立與消費者的長期連結;唯有提供完整體驗,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競爭激烈 OMO成必然戰略
隨著消費習慣轉變,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羅煒茜指出,近年國際電商平台積極進入台灣,本土電商也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情況下,單一線上或線下模式已難以應對挑戰,OMO成為零售業不可或缺的策略。」透過線上平台與實體據點的整合,業者才能在競爭中建立差異化優勢。
羅煒茜認為,OMO不只是購物通路的整合,更是數據應用的深化。藉由線上平台蒐集消費行為,再結合實體門市的會員資料,業者能更精準掌握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與優惠,「唯有做到線上線下數據互通,才能真正把OMO的價值發揮出來。」她強調。
科技賦能零售 精準行銷興起
羅煒茜進一步說明,數位科技正快速改變零售模式。「數據驅動了數位,數位驅動了消費者的習慣。」她表示,AI演算與CDP(顧客數據平台)已是電商的標配,能即時掌握消費需求,進而提供精準推薦。
像全電商也積極發展「Retail Media Network(零售媒體網路)」,協助供應商利用數據更有效觸及目標族群。她強調,這不僅能提升廣告效益,也讓零售生態更具合作性,達到「與供應商共好」的目標。
資安與文化挑戰 零售新課題
除了市場與科技因素,政策與文化變化同樣不容忽視。羅煒茜指出,個資法與資安規範日益嚴格,全電商已取得ISO 27001認證,以確保資訊安全與消費者信任。
她也提到,台灣人口結構變化顯著,高齡化與小家庭化帶動了購物習慣的轉型,直播購物、即時互動等新模式崛起,反映出消費者期待更具參與感與便利性的服務。
供應商共好 打造三方共贏
在供應鏈合作方面,羅煒茜強調:「最主要是要跟供應商共好。」她指出,全電商的合作模式兼具專業與彈性,透過數位化管理與數據共享,能幫助供應商更有效掌握市場動態,並將回饋延伸到消費者端,形成「零售商、供應商、消費者三方共贏」的局面。
羅煒茜指出,當前消費者需求快速演變、國際競爭壓力升高、科技與政策環境推陳出新,零售業正處於重大轉折點。她強調,全電商將以OMO與數據驅動為核心,深化與供應商的合作,並以更友善與回饋的體驗服務,打造貼近消費者的零售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