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慘了!近日溫度局部飆升38度 醫提醒:熱傷害之外也要小心急性心肌梗塞

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近日各地普遍高溫都來到34到36度,局部地區甚至有38度,中央氣象署甚至在報天氣粉絲頁放上一張大大的「熱」,提醒大家在熱慘了的天氣要小心預防熱傷害。而在熱傷害之外,醫師也提醒民眾,大熱天也容易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千萬別輕忽。

根據中央氣象署指出,台灣接下來幾天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繼續悶熱,尤其高屏內陸地區普遍會到達36度,局部可能達38度以上,其他地區則預計溫度會到達33到35度左右,尤其在近山區河谷、大台北盆地、花蓮縱谷感受更熱。
而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裡,除了熱傷害帶來的中暑等症狀要注意外,醫師也提醒民眾,不只有天氣冷的時候會出現心血管疾病,炎炎夏日也不容掉以輕心。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表示,之所以天氣熱要小心心血管疾病,是因為天熱導致汗水流失多、蒸發快,若同時加上水與電解質如鉀、鈉補充不足,會使得血液變得黏稠,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另外,脫水現象也會加速心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55歲陳先生最近一陣子天氣炎熱,有時會感到呼吸喘,有時胸悶,但稍稍拍拍胸脯、休息約一分鐘就有改善,因此自覺體健的他不以為意,只以為是過胖造成的。不料,日前他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幾近暈厥,當119抵達現場時,陳先生已心肺功能停止,救護技術員緊急以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施予電擊,經過現場二次電擊才恢復心跳呼吸,送國泰醫院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實施心導管治療並支架置放術才救回一命。
張釗監說明,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不少青壯年男性自恃年輕,身體有小問題不愛就醫或不依循醫囑用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大宗。若是出現如同案例中的陳先生一樣陣陣的呼吸喘、胸悶,其實就是心絞痛,更是心肌梗塞的前兆,一定要多加留意。
他並提醒有三高的民眾應作好健康管理、戒菸,夏日在外須注意補充水分或電解質飲品,尿液顏色若為深黃色,就代表體內水分不足,在炎炎夏日也要小心防範心血管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