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時代1】缺工恐推高物價 全民生活成本加劇

.

李孟璇
2025/09/07 06:00
缺工將推高物價,全民生活成本恐加劇。(資料照)

缺工不再是企業的課題,也逐步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從連鎖餐飲品牌調漲價格,到街頭小吃不堪成本壓力上漲,再到建案工期延宕與建築成本飆升,勞動力短缺的衝擊正不斷轉嫁給消費者。專家警告,若缺工情勢持續惡化,台灣恐面臨實質薪資追不上生活成本的隱形通膨危機。

餐飲業漲價潮 從連鎖業者到小吃攤都受衝擊

根據勞動部的資料,餐飲業自2018年起,缺工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攤開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目前餐飲業相關工作機會數超過13萬筆,有將近7成的餐飲業者透露正承受缺工壓力。

一名不願具名的業者坦言:「餐飲業長期仰賴大量基層勞力,包含外場服務生、廚房助手、外送與清潔人員,一旦人力不足,大家就必須提高薪資來搶人,直接墊高整體人事成本,在缺工與原物料成本、人事費用不斷上漲的多重壓力下,只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近年可以看到,不少上市櫃餐飲集團、連鎖企業都陸續調整餐點價格。以王品集團為例,旗下西堤牛排、陶板屋自年初就調漲套餐售價,漲幅約4.5%;三商餐飲旗下三商巧福,牛肉麵、排骨飯也在去年調漲價格,平均漲幅約7%;連鎖速食業者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以及八方雲集、鬚鬚張等也紛紛喊漲。

即便是小吃攤也難過此關。像夜市的蚵仔煎就漲到近百元,台灣人最愛的手搖飲、雞排,價格也是水漲船高,連麵館水餃的價格也漲到一顆8元,「現在工讀難請、成本飆升,不漲價根本活不久。」一家麵館老闆無奈地說。

營造業缺工 建築成本飆升、交屋延宕

營造業缺工情況同樣嚴峻,根據內政部推估,當前營造業缺工數達5.3萬人,連帶影響營建成本墊高、施工期延宕。

一名網友抱怨,自己在去年購買了一間預售屋,合約完工期為2025年8月,沒想到上個月被建商通知,按照營造廠目前進度,完工期會落在2026年8月,延遲交屋將近一年時間。

營造業者則坦言:「現在學徒待不了,泥作工的日薪從2,000元漲到超過3,000元,還不一定有人要做。」缺工效應更直接推高了營建成本,業界估算,整體建築成本2年來上漲2、3成,而這些成本最終都會反映在建案售價上,讓原本就居高不下的房價再添壓力。

專家警示:缺工恐成隱形通膨來源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曾表示:「缺工加薪潮若未同步提升效率,企業最終仍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恐釀成工資與物價螺旋上漲的隱形通膨。」他提出警告,缺工可能成為「隱形通膨」的新推手,導致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漲幅,讓民眾實質購買力持續下降。

回顧1970年代,美國,石油危機衝擊下,勞工要求更高薪資、企業再將成本轉嫁至售價,最終引爆「薪資物價螺旋(wage-price spiral)」,通膨率一度突破兩位數;2022年,美國因疫情後缺工與能源價格高漲,再度出現薪資與物價互相拉抬的現象,CPI年增率一度衝上9.1%。

目前台灣雖未出現如此極端的局面,但缺工壓力若長期存在,恐使民生物價持續高漲。在大缺工時代,缺工已不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一場全民正面臨的生活挑戰。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