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聖今停牌 傳蔡長海擴大細胞治療版圖

細胞治療廠長聖(6712)頻傳捷報,握有治療實體腫瘤細胞新藥CAR-T領先地位後,營收連2月站上逾9千萬元,突宣布2日暫停股票交易,下午3點半召開重訊記者會,市場傳聞,長聖創辦人蔡長海有意擴大營運版圖。
長聖為新藥研發公司,強攻細胞療法,為中國醫藥大學衍生企業。2018年掛牌以來營運表現亮眼,營收從2019年的1,100萬元飆升至2024年的9.34億元,2021年虧轉盈後更一路維持年年賺錢。
今年長聖營收月月攀升,9月營收9,110萬元,年月雙增1.2%和0.6%,累計前9月營收達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放眼第四季,隨著細胞製劑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和細胞儲存業務穩定成長,有望提早達成單月營收破億元。
延伸閱讀》樂迦拿下首張國際新藥CDMO訂單 「這家」台廠扮推手
長聖新藥拚海外授權
長聖細胞療法也有大進展。新藥CAR001為異體細胞來源的雙標靶CAR-T新藥,同時鎖定HLA-G與PD-L1並結合BiTE(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抗體)技術,強化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活性與治療效能。
在I/IIa臨床試驗初步數據,大腸直腸癌患者在首劑治療後,腫瘤指標CA19-9從異常值降至正常值,腫瘤體積縮小72.89%;對惡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核磁共振造影影像依RANO標準,腫瘤面積由約938.94mm2降至584.52mm2,減少約37.7%。
結果顯示,新藥CAR001具初步潛在療效並維持良好安全性,讓長聖在實體腫瘤CAR-T研發領域搶下領先地位,目前正洽談授權合作,包括美國、法國、日本、印度等多家國際藥廠。

台灣DC疫苗首躍國際期刊
此外,樹突細胞(DC)為免疫系統的「指揮司令」,具辨識及吞噬癌細胞抗原的功能,可啟動免疫反應。長聖依《特管法》執行DC疫苗治療腦轉移(BM),患者平均年齡56.2歲的臨床數據,獲發表在國際期刊。
結果顯示,患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達18個月,比僅接受手術治療的歷史數據14.5個月延長3.5個月,安全性未出現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這是台灣首次以真實世界數據,證實DC疫苗治療腦轉移患者的安全性與潛在延長存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