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致勝關鍵,國健署推高齡營養健康促進

高齡者因牙口改變、身體吸收功能退化,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如何吃得正確、吃得健康,國健署透過服務設計、營養宣導、食品通路等多管齊下,將營養概念融入長者日常生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2/12/06 16:06 2022/12/06 16:10
國健署走入部落推廣長者營養宣導。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臺灣將於114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日常飲食與營養攝取成為高齡人口生活品質的關鍵。國民健康署透過資源整合、運用服務設計,將營養專業知識轉化為生活化的資訊,並依城市、偏鄉、原鄉不同需求提出解決方案,結合業者、公益團隊、部會合作建立友善支持環境,讓長者輕鬆將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融入日常生活。

為了改善長者飲食與營養攝取問題,國健署6 日辦理「社區長者健康飲食創新服務設計計畫」成果發表會,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吃得營養才會健康,推廣健康飲食概念,必須透過教育來推廣,例如:營養師走入社區教長者如何均衡飲食才能預防失能、不生病,另外,透過問卷、營養選品示範超市、蔬食友善循環菜單、行動菜車等方式,推動長者「識能提升」、「支持性環境」與「意願驅動力」,達成健康老化的目標。

國健署長吳昭軍參觀成果展攤位暸解賣場食材陳列方式及營養標示概況。圖/陸子初攝。

營養師進駐賣場,提供諮詢與建議

國民健康署攜手連鎖通路品牌「家樂福」,於110年成立全國第一家營養選品示範門市,由專業人員向消費者解說營養標籤、成分標示等,並利用簡易營養問卷,讓民眾瞭解自身飲食狀況。

目前家樂福持續拓展北、中、南示範門市,導入相關服務,並結合總公司辦理的「全國生鮮大使培訓」,讓全國量販店的門市代表成為營養選品門市的種子成員,擴大服務影響力,將食材選購與均衡營養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結合公益團隊,改善偏鄉長者營養狀態

吳昭軍說,快速高齡化現象在偏遠地區尤為明顯,採購食材的種類和管道相對於城市更為稀少。國健署與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新北市平溪區十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新北市平溪區菁桐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隊合作,結合送餐服務,完成社區長者營養需求盤點,並優化送餐餐盒,營養的質與量都能兼顧。

族語推廣營養知識,打造部落支持性環境

國健署並與原委會合作,110年從阿里山鄒族部落開始推廣;嘉義縣山美文化健康站透過族語老師的協助,將部落物產和營養知識結合,貼近部落長者生活;另外,改造部落行動菜車,方便部落長者取得多元食材。

透過行動菜車將多種食材送到部落。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今年更拓點到南投縣仁愛鄉新望洋部落,與馬烈霸文化健康站合作展開深山型部落服務導入,以文化健康站、社區生活圈的商店做為社區傳播樞紐,以部落長者熟悉的族語進行衛教,讓部落長者瞭解並記住健康營養知識。

為持續提升長輩飲食健康觀念,吳昭軍表示,今年著重在地實作與社區、部落點的擴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產業或民間單位一同響應,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健康飲食服務創新設計,讓全民懂營養、吃健康。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