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女性生育年齡近4成為34歲以上 國健署籲多加利用產前遺傳診斷檢查

國內女性生育年齡有近4成為34歲以上,已達高齡產婦的標準,國健署呼籲產婦們多加利用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也可利用每案最高8千元的補助,及早了解寶寶狀況並採取必要的措施。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07/19 11:27
國健署提供高危險群孕婦產前遺傳診斷費用,每案補助最高可達8,500元。圖/shutterstock。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2023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4歲,較10年前31.36歲延後1.08歲;生育年齡達34歲以上女性共有5萬2,540人,約占總體生育女性近4成(39.24%)。

而懷孕女性生育年齡高,將伴隨孕程和生產的風險增加,美國婦產科學會資料顯示,隨著懷孕婦女年齡增長,卵子的數量會逐漸減少,而剩下的卵子有較高機率發生染色體異常狀況,意即染色體倘發生缺失、受損或多餘的狀況,可能導致遺傳疾病風險增加,如:唐氏症、巴陶氏症和愛德華氏症等。相關醫學研究也指出,父母生育年齡越高,越可能導致孩童生理及心理行為健康上的問題,如染色體異常、其他先天缺陷、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因此,為了鼓勵風險較高的懷孕媽咪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國健署提供高危險群孕婦產前遺傳診斷費用,每案補助最高可達8,500元,而補助費用直接由產檢醫院從民眾自行負擔的費用中扣除,符合產前遺傳檢查補助條件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而所謂的高風險孕婦包括:34歲以上孕婦、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之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

國健署統計,2023年利用產前遺傳診斷補助者共有3萬2,474案,其中34歲以上占約88.4%(2萬8,719案),約有3.3%(1,085案)診斷後發現為異常個案。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為提供遺傳疾病檢查異常及高危險民眾適切的遺傳疾病的診斷、治療及諮詢服務,於全台14家醫學中心內設置遺傳諮詢中心,提供民眾羊膜穿刺、羊水分析、孕婦海洋性貧血篩檢及相關家族疾病史諮詢等專業服務。同時,遺傳諮詢中心也設有臨床遺傳門診,可提供內分泌、代謝遺傳及其他特定遺傳疾病等相關遺傳諮詢。

他也再度呼籲民眾除了把握生育黃金期(女性25至35歲、男性40歲前)外,懷孕年齡較高的婦女,可通過國民健康署公告的遺傳諮詢中心名單,洽詢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及相關遺傳問題,透過定期產檢及產前遺傳診斷,及早了解寶寶狀況並採取必要的措施,守護母嬰健康。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