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軍專欄】台灣不是你家的事!「祖國統一是中國人的事」之夢囈

台灣的未來,不是中共的「待辦事項」、「歷史任務」或什麼「神聖使命」,而是由一群每天在台灣安身立命、擁有健保卡與選票的人民所共同決定。

吳奕軍(鉅石智庫創辦人,著有《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
2025/07/31 09:51
台灣沒必要搖著尾巴流著口水跟隨中共寫黨史。圖/shutterstock

在台海局勢日益複雜之際,來自中共官方等部分言論強調「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的事」,這種老掉牙的劇本試圖形塑台灣的主控權「屬於北京」,不容外界過問,不僅刻意打壓台灣的民主意志、國際現實與全球安全,更顯然將台灣從一個擁有主體性的國家,簡化為專制極權國家某項「歷史任務」的對象,正凸顯中共的惡霸嘴臉。

台灣人民有權決定未來

台灣是一個擁有憲政體制與直選選舉制度的民主國家,多年來2350萬人的集體選擇,早已形塑出本身認同與國家走向。無論從文化、制度、治理到民調來看,絕大多數台灣人民不願意被納入目前中國的專制體制。硬要將台灣掃進「祖國統一」而且定位為「中國人的事」,等於是否定台灣人的主體性,將台灣人矮化為「中國人」的附屬品,不僅違背事實,其政治操作的企圖更是昭然。

值得注意的是,武統台灣作為手段的論述,逐步被包裝為「中國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將軍事手段與所謂民族自信綁在一起。然而台灣早已在獨立狀態下實現經濟繁榮與國際參與,跟從未統治過台灣一秒鐘的中共政權毫無關係,台灣人為何非得放棄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中共的國族論述,顯然是惡意凌駕於台灣人民選擇之上,這已是國際侵略之層次。

台海情勢絕非中國的「內政」,也不單是「中國人的事」,它牽動東亞安全、全球經濟以及地緣政治平衡。當中國試圖侵略台灣之壓力升高、對台灣進行滲透網攻或模擬封鎖,美國、日本、歐洲及亞洲鄰國「當然無法袖手旁觀」。而國際關係學者專家紛紛對此值得全球關注的大事進行評估、發表分析,合理且必要,不該屢被中共與同路人污名化為「干涉中國內政」。

例如專攻亞太安全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政治學家和作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前幾年曾經高調提出中國正在嚴肅考慮「武統」的可能性,引起廣泛討論。許多專家不盡然同意她的看法,包括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安全高級研究員、中國實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ie Lin)、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等人指出,中國並未放棄和平路線,且仍具備推延中共「統一」時間的條件。

祁凱立認為,現實上中共政權在從未對台灣行使政治控制的情況下存活和繁榮了70年,北京今天必須征服台灣的理由不足。他指出梅惠琳或許動機良善,但其論點可能反而助長想要不經一戰把台灣拱手讓給中國的那些人。

這種辯論就證明國際學術界對台海問題並非一面倒,而是多元且審慎的。中共官方與親共媒體常為此斷言外國學者對中國「說三道四」,是刻意掩蓋問題的複雜性,也否定全球社會對國際公理與和平正義的關注,正彰顯中共對台灣問題站不住腳。

台海穩定是全球責任

中國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承受國際制裁等重大代價,這種思維忽略了東亞區域以外其他國家的角色。台灣當然不是孤島,有高度能力在國際尋求支持、強化防衛能力。而國際社會也已經相當理解,台灣倘若遭受中國侵略,對晶片供應鏈、全球經濟以及地緣穩定都將掀起浩劫。更重要的是,其間的對抗(以美中為主)不只是軍力對抗,更包括價值競爭。

反對「外界」關注台海議題的人常說台海問題真正的主體是中國,不容外國干涉。這也正呼應中國外長王毅等人經常重申的中共官方說法。但若將台灣的命運完全由中國這種專制強權主導,那麼顯然受害的不只台灣,全球國際秩序都會遭遇危機。而中共萬一侵台成功,食髓知味,更會從此編造更多理由大步邁向更極端的軍國主義,以餵飽十多億人口為由掠奪更多全球資源,並且對多國蠶食鯨吞,東亞首當其衝,且不僅限於東亞,甚至挑戰美國、直取美國西岸。

台灣的未來,不是中共的「待辦事項」、「歷史任務」或什麼「神聖使命」,而是由一群每天在台灣安身立命、擁有健保卡與選票的人民所共同決定。將其簡化為北京的內政、將國際的關注貶為干涉,不僅錯誤而且危險,更是對民主的嚴峻挑戰。

台灣沒必要搖著尾巴流著口水跟隨中共寫黨史。台灣不是「中共史」的缺頁,不需要中共來補寫劇情。「祖國統一是中國人的事」這話乍聽下很豪壯,事實上很囂張。台灣不是等著被「收服」與「解放」的二流角色,而是正在努力書寫屬於自己歷史篇章的國家。

如果中共與同路人真覺得台海兩岸是「一家親」,那就應該多傾聽而非命令、多對話而非軍演,展現真正家人要有共識才能同行,而不是不同意就翻桌通通搶走。台灣人是群活生生、有主體、有意見、有投票權、有健保卡的子民,不是中共桌上待下完回收的殘棋。

國際社會知道,要真正維護台海和平,就必須務實承認台灣的主體性、肯定國際對台海問題的多元觀點。「和平」不是喊出來的,它來自尊重──尊重人民、制度、國際秩序的基本原則。拒絕將台海問題簡化為「誰誰誰」的事,是捍衛和平最基本原則。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