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賴清德必須檢討「抗中保台」為何反而促成「國共併台對話」

2023年是台灣人民行動的關鍵年,筆者期許賴清德挺身而出,成為印太區域的「澤倫斯基」,帶領不願意被「(中國假太陽)中華民國」綁架的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救台灣。

林青昭(台灣憲法學會會員)
2023/03/03 09:51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是2024大選呼聲最高的參選人。圖/賴清德粉專

為什麼「抗中保台」反而可能加速、促成「國共併台對話」的後果?理由如下:

第一、台灣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是台灣人扶植壯大的本土派政黨,然而,大多數本土派支持者至今仍支持「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支持「中國的假太陽(中華民國)」,在此自我連結中國的情況下,要如何「抗中」?所謂抗「中」是要對抗那一個「中國」?

由於多數本土派支持「維持現狀」,相信「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與「中國」沒有任何法律關係的獨立國家,這也使得賴清德接任黨主席後,至今未能明確地告訴支持者「中華民國法定位真相」,也無法帶領台灣人「先」主動站出來廢棄中華民國的中國體制,付諸具有法理意義的建國行動。

筆者認為,只有讓「台灣問題國際化」才能真正「抗中保台」,現今民進黨與其支持者「維持現狀」的思惟,不但提了供國、共進行「併台對話」的機會,也使得台灣陷空前未有的緊急危機現況。

而這正是2018至2020年台灣掀起「抗中保台」浪潮,卻反加速「國共併台對話」的主要原因之一(請參考拙作〈台灣人民務必將成果轉化成為「台灣獨立建國」力量〉、〈台灣首要任務 官、民「分工合作」台灣人民最後機會〉、〈「中國太陽」綁架「台灣人民」豈有此理〉)。

在「台灣」與「中國」糾結不清的情況下,試問要如何「抗中」?而所謂抗「中」是要對抗那一個「中國」?圖/朱立倫粉專

第二、長久以來,台灣媒體無視於國際法理,反操作國際政治語法,一廂情願企圖切割中華民國的中國體制和台灣的緊密關係之事實,對台灣人民進行「中國假太陽」中華民國的選舉策略大內宣,阻礙「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

這類媒體操作方式鼓勵台灣人支持「維持中國的現狀」,「抗中保台」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繼續使台灣陷入被威脅併吞險境,對於改變台灣法定位問題沒有任何助益,更不可能獲得國際社會支持或認同;也就是說,台灣媒體為中國的中華民國不實的宣傳操作,是促成「國共併台對話」的原因之二。

總之,「現狀的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中華民國」也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或政府,美化「台美安全對話」的做法和說法,不但阻礙「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甚且會加速「國共併台對話」,導致台灣人民喪失建立自己國家的機會。

據此,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以及本土派團體必須改變現狀,採取具體行動廢棄中國體制,才能真正「抗中保台」;而「台灣人民」則必須及早丟棄「中國假太陽」中華民國的選舉策略,2024才能行使「自決權」及時救台灣。

台灣人民不應該理會中華民國台灣當局的執政體制,是否於2024年提名賴清德,因為「台灣人民」(包括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和中華民國的「台灣當局」,是完全不同的法主體性,政治目的更是南轅北轍。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以及本土派團體必須改變現狀,以具體行動廢棄中國體制,才能真正「抗中保台」。圖/民報資料照

2023年是台灣人民準備行動的關鍵年,台灣本土最大政黨領導人賴清德應挺身而出,帶領不願意「被(中國假太陽)中華民國綁架」的台灣人民,成為印太區域另一位「澤倫斯基」。

筆者也期許,賴清德能夠以其從醫經驗「對症下藥」,解決危害台灣命運的核心弊病(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將台灣人民「抗中保台」的成果轉化成為「台灣問題國際化」之事實,弱化北京當局「中國內政不受干涉」之口實,惟有如此才能促成國際社會對台伸出援手的支持行動。

附註:以下是2月24日自由時報社論《台美安全對話vs.國共併台對話》部分內文,筆者在此與讀者分享:

台美對話是為增加台灣安全,鞏固民主體制,可以對比中共利用假對話、真吞併的伎倆。國民黨本月中派團去中國,除面見中共官員,國共並合力宣傳矮化台灣的一中框架,國民黨聲稱是為了民生與經貿,卻去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國民黨沒有反映台灣社會的多元主張,反倒是沆瀣一氣打壓我們的民主選項。尤其在主要民主國家升高抗中氣氛的同時,位處中共進逼前線的台灣,最大在野黨此時遣團赴中求和,只會

造成國際支持台灣的疑慮。中共再利用國民黨等在野力量,分化台灣朝野,並介入台灣將展開的總統大選。

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